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干 (主部件) 共 7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𢇛 | 金文「𢇛」是「岸」的初文,參見「岸」。 此外,「𢇛」與「斥」字的小篆「㡿」、汗簡古文形近相混。故「𢇛」又是「㡿」、「斥」的異體,參見「斥」。 | ||||||||||
干 | 甲骨文表示捍禦,《合集》28059:「弜令戍干衛」。金文除表示捍禦、捍衛外,還用作本義,表示兵器,豦簋:「干戈」,又用作氏名。 《方言》:「盾,自關而東或謂之瞂,或謂之干。關西謂之盾。」《書.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孔安國《傳》:「干,楯也。」 《說文》:「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屬皆从干。」 學者或認為甲骨文「干」與「單」字是一字之異體,象上部分叉的狩獵工具(徐中舒)。 | ||||||||||
奸 | 「奸」又音「姦」,因為同音之故,「奸」常常通假為「姦」,戰國竹簡表示通姦,《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73:「甲、乙交與女子丙奸。」表示甲、乙都和女子丙通姦。又表示奸邪之事,《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61:「嗇夫不以官為事,以奸為事,論可(何)殹(也)?當䙴(遷)。」表示嗇夫不以官職為事,而專幹壞事,應如何論處?應流放。 古代「奸」、「姦」是兩個不同的字,現代漢語「奸」是「姦」的簡化字。參見「姦」。 | ||||||||||
邗 | 金文從「干」從「邑」,「干」是聲符。「邗」傳世經傳用「干」字,邗是國邑名,「干」、「吳」本為兩個國家,後干國被吳國所滅,故吳國又稱「干」,金文「邗」字從「邑」,是干國的本字。趙孟庎壺:「禺(遇)邗王于黃池。」「邗王」即吳王。 《說文》:「邗,國也,今屬臨淮。从邑干聲。一曰邗本屬吳。」 | ||||||||||
攼 | 《說文》有「𢽎」,從「攴」,「旱」聲。「旱」本從「干」聲。「干」和「旱」可看作同韻偏旁的更替。(參《字源》)《說文》:「𢽎,止也。从攴旱聲。《周書》曰:『𢽎我于艱』。」 「攼」字亦見戰國楚簡。《上博竹書七.吳命》簡5:「余必攼芒(亡)尔社禝(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認為可與《國語.越語上》「吾將殘汝社稷滅汝宗廟」對讀,「攼亡」讀為「殘亡」。 「攼」又見《上博竹書二.子羔》。張富海認為此處的「攼」可視為「搴」的異體,表示拔取、採取。《上博竹書二.子羔》簡12:「句(后)[禾㚻](稷)之母,又(有)[厶言](邰)是(氏)之女也,遊於玄咎(丘)之內,冬見芺,攼(搴)而薦之。」「芺」是草名,「攼(搴)」指拔取芺草。 | ||||||||||
岸 | 「岸」初文作「𢇛」,見於金文。從广從干聲,「广」、「厂」金文形近通用,故「𢇛」與「厈」同,「岸」字當從「厂」義。「厂」是「石」的省形,象巖崖之形。故「岸」本義表示崖邊的高地,引申亦指水邊的高地。金文或加「攴」旁。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岸邊。西周時的大學稱為璧雍,是講學、習射、饗飲之所,四周有水池環繞,中間高地建有廳堂。西周金文的「𢇛」(岸),便是指大學水邊的高地。周王常常在「𢇛」(岸)上對臣屬施行命令及賞賜(參于省吾、楊寬)。 「厂」、「厈」、「屵」、「岸」古為一字。「厂」為象山石巖崖之形,加聲符「干」作「厈」為後起形聲字,再加形符「山」作「岸」。山岸、河岸原為一字(參饒炯、漢語大字典)。《說文》「厂」籀文作「厈」,參見「厂」。 | ||||||||||
閈 | 金文「閈」字的解釋未有定論。可能表示表彰,毛公鼎:「亡(無)不閈于文武耿光」,表示無不表彰文王和武王的光輝業績,《尚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又假借為「見」,表示知道。《淮南子.脩務訓》「而明弗能見者何?」高誘注:「見,猶知也。」(參馬承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