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彖 |
|
UTF-8 | E5 BD 96 |
---|---|
大五碼 | CEBD |
倉頡碼 | 女弓一人 |
Matthews | 6556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961;(二版)1031 |
康熙字典 | 290 |
Unicode | U+5F56 | |
---|---|---|
GB2312 | 6972 | |
四角號碼 | 2723.2 | |
頻序 A/B | 0 | 5422 |
頻次 A/B | 0 | -- |
普通話 | tun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彖 | 豕走也。从彑从豕省。〔通貫切〕 (197 / 195) | 彑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骨文從豕從一橫,一橫是箭的省形,象豕中箭矢之形。 25 字 詳解: 甲骨文從豕從一橫,一橫是箭的省形,象豕中箭矢之形。「彖」與甲骨文「彘」字形近,故郭沬若懷疑古「彖」、「彘」本一字,參「彘」。卜辭用作名詞,表示犧牲。 金文有兩種形體,第一種從豕從一斜畫(象箭形)穿過豕身,第二種從豕從一扁圓形,象繩索圈着豕身(康殷)。兩字形皆象捕豕之形。部分學者認為兩字形象豕豬中箭倒地,或以繩索將豕拖仆于地,引伸有墜落之意(參張世超)。「彖」字上部「彑」形金文本作「彐」形,是「豕」形頸部訛變而成。古籍中從「彐」與「彑」形通用,如「彙」與「彚」、「彝」與「彞」、「彔」與「录」等。 金文「彖」舊說讀作「墜」,最新釋讀作「惰」,表示懈怠。毛公鼎:「女(汝)母(毋)敢彖(惰)在乃服」。逆鐘:「毋彖(惰)乃政」(參陳劍)。 「彖」《說文》解釋為豬走脫之意。《說文》:「彖,豕走也。从彑,从豕省。」《說文》:「𧰲,豕也。从彑从豕。讀若弛。」彖、𧰲應為同字,《六書故》:「𧰲與彖一字,說文分爲二,非。」《廣韻》:「𧰲,尺氏切,侈上聲。義同。或省作彖。」 「彖」又是《周易》斷定卦義之辭。《周易‧乾卦》:「彖曰,大哉乾元…」孔穎達正義曰:「夫子所作彖辭,統論一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德,或說其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名﹙」查「彖上、彖下」故本來是附於《易經》後的獨立篇章。今通行本皆附於經文之中。另參見「㒸」。 554 字 相關漢字: 彘,彑,彐,豕,彙,彚,彝,彞,彔,录,墜,惰,㒸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42 | 周p52 | |||||
李p225 | 何p310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彖」字下錄有1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divinatory commentary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 hog; a hedgehog; a porcupine |
v. | make judgment (arch.); to foretell |
瀏覽次數: 1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