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 E6 94 9D |
---|---|
大五碼 | C4E1 |
倉頡碼 | 手尸十十 |
Matthews | 571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986;(二版)2105 |
康熙字典 | 391 |
Unicode | U+651D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5104.1 | |
頻序 A/B | 1700 | 1091 |
頻次 A/B | 640 | 651 |
普通話 | ni sh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攝 | 引持也。从手,聶聲。〔書涉切〕 (251 / 252) | 手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手」,「聶」聲。本義是提起、拉。 18 字 詳解: 從「手」,「聶」聲。本義是提起、拉。《說文》:「攝,引持也。从手,聶聲。」段玉裁注:「謂引進而持之也。」如《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朱熹注:「攝,摳衣也。」《戰國策.楚策三》:「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于筦鍵,攝衽抱几,視膳於堂下。」 「攝」也表示整頓、整理。如《史記.魏公子列傳》:「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後漢書.銚期傳》:「(銚)期先登陷陣,手殺五十餘人,被創中額,攝幘復戰,遂大破之。」 「攝」表示管轄、統領。如《後漢書.伏湛傳》:「車駕每出征伐,常留鎮守,總攝群司。」《三國志.魏書.陳留王奐傳》:「壬辰,晉太子炎紹封襲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冊,一皆如前。」 「攝」表示代理、兼任。《廣韻.葉韻》:「攝,兼也。」如《左傳.昭公十三年》:「羊舌鮒攝司馬,遂合諸侯于平丘。」杜預注:「攝,兼官。」《史記.燕召公世家》:「王既幼,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又表示輔助。如《詩.大雅.既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毛傳:「言相攝佐者以威儀也。」 「攝」表示拘捕。如《國語.吳語》:「攝少司馬茲與王士五人,坐於王前。」韋昭注:「攝,執也。」又表示收束。如《莊子.胠篋》:「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郭象注:「緘、縢,皆繩也。」「攝緘縢」即收緊繩索。 「攝」表示夾處。如《論語.先進》:「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漢書.五行志》:「鄭以小國攝乎晉楚之間,重以彊吳,鄭當其衝,不能修德,將鬭三國,以自危亡。」 「攝」表示攝取、吸引。如《鶡冠子.世兵》:「天地不倚,錯以待能,度數相使,陰陽相攻,死生相攝,氣威相滅。」唐代顧況〈廣陵白沙大雲寺碑〉:「磁石攝鐵,不攝鴻毛,相應故。」 737 字 相關漢字: 手,聶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p217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安定 | |
黃p30 | 周p67 | |||||
李p366 | 何p218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攝」字下錄有17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勾魂攝魄, 追魂攝魄, 攝威擅勢, 攝魄鉤魂, 蕩魂攝魄… | (5/25)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影, 拍, 氏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attract; hold; take a photograph of; converge; arrange; absorb, assimilate; act for |
瀏覽次數: 5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