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漾 |
|
UTF-8 | E6 BC BE |
---|---|
大五碼 | BA79 |
倉頡碼 | 水廿土水 |
Matthews | 7257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729;(二版)1852 |
康熙字典 | 576 |
Unicode | U+6F3E | |
---|---|---|
GB2312 | 4990 | |
四角號碼 | 3813.2 | |
頻序 A/B | 3940 | 2887 |
頻次 A/B | 39 | 51 |
普通話 | yng yng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漾 | 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爲漢。从水,羕聲。〔余亮切〕瀁,古文从養。 (225 / 224) | 水 | 瀁 |
形義通解 |
---|
略說: 金文、小篆從「水」,「羕」聲。本是古河流名,即漾水,是漢水之上流,源出甘肅省天水市,即今嘉陵江上流的西漢水。又表示水流綿長之意,後引申為水波動盪之貌。 75 字 詳解: 金文、小篆從「水」,「羕」聲。本是古河流名,即漾水,是漢水之上流,源出甘肅省天水市,即今嘉陵江上流的西漢水。《水經注》:「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古時漾水源出甘肅,南流至陝西省略陽縣即折而東流為漢水,後因略陽縣東水道中斷,水流至嘉陵江(參徐灝《說文解字箋注》)。《說文》:「漾,出隴西栢道,東至武都為漢。」段玉裁注改「栢道」為「豲道」,然而「栢道」應為「氐道」。 「漾」表示河水長流之意。王粲〈登樓賦〉:「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李善注:「《韓詩》曰:『江之漾矣,不可方思。』薛君曰:『漾,長也。』」意指道路漫長而遙遠,河水綿延而深廣;作者用以比喻時局艱難。 又引申表示水波動盪之貌,即蕩漾,《篇海類篇.地理類.水部》:「漾,水搖動皃。」北宋王安石〈欲歸〉:「水漾青天暖,沙吹白日陰。」又可作動詞,漾舟即泛舟。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漾舟陶嘉月」,李周翰注:「漾舟,泛舟也。」這句指在春月下開心地泛舟。亦可指拋擲,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待漾下,又瞻仰。」凌景埏校注:「漾,拋。」 金文用作地名。曾姬無卹壼:「宅茲漾陵」,「漾陵」是地名,意謂居住在漾陵。包山楚簡中亦有出現「漾陵」這個地名。 「漾」字古文為「瀁」,《說文》:「瀁,古文從養。」《漢書.地理志》:「嶓冢道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史記.夏本紀》:「嶓冢道瀁,東流為漢,又東為蒼浪之水。」「漾」與「瀁」義同;這兩句指從嶓冢道流出的漾水,向東流而為漢水,又向東流為滄浪之水。 643 字 相關漢字: 水,羕,瀁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43 | 周p92 | |||||
李p104 | 何p315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水波搖動貌;搖動船隻;拋擲(如「漾將過來」)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漾」字下錄有12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浮光漾影, 滉漾自恣, 春心蕩漾, 春情蕩漾, 滉漾無涯… | (5/6)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蕩, 盪, 餘, 濞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long |
n. | Yang River |
v. | ripple; overflow, brim over; oar; throw |
瀏覽次數: 4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