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 E7 88 AD |
---|---|
大五碼 | AAA7 |
倉頡碼 | 月尸木 |
Matthews | 365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031;(二版)2178 |
康熙字典 | 616 |
Unicode | U+722D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2050.7 | |
頻序 A/B | 282 | 392 |
頻次 A/B | 9649 | 3024 |
普通話 | zhng zhng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爭 | 引也。从𠬪、。【臣鉉等曰:,音曳;𠬪,二手也,而曳之,爭之道也。】〔側莖切〕 (84 / 79) | 𠬪 | 争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骨文「爭」表示把犁而耕,會兩隻手(代表兩個人)拖動一個犁鏵耕作的樣子。本表示耕作,假借為爭奪之義。 50 字 詳解: 甲骨文「爭」字從二「又」從◎,象犁耕之形(劉洪濤),或認為象耦耕之形(賈文)。◎下呈三角形,象農耕用的犁。「又」象手形。「爭」字象兩隻手(代表兩個人)拖動一個犁鏵耕作的樣子。本來表示耕作,假借為爭奪的「爭」,耕作之本義已廢。 陸懋德先生在《中國發現之上古銅犁考》中說:「耜是犁頭,而最初的牽用人拉。……二人同時工作,一人在後扶犁,一人在前拉犁,如此二人並耦,是謂之耦也。」 卜辭中,爭是第一期武丁時代的貞人,又是史官。金文無「爭」字,只用作偏旁,「靜」字所從的「爭」字,從二「又」從「力」,「力」象農具之形,與「犁」的初文作為義符可通用。參「靜」字。 《說文》:「引也。」段玉裁注:「凡言爭者,皆謂引之使歸於己。」徐灝箋:「爭之本義為兩手爭一物。」 324 字 相關漢字: 又,靜,力,犁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 | |||||
HKLS張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爭」的異讀字 | |
黃p6 | 周p99 | |||||
李p174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爭」的異讀字 | |
黃 | 周p99 | |||||
李p174 | 何p115 | |||||
HKLS張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爭」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力爭上游, 據理力爭, 爭先恐後, 爭名奪利, 爭風吃醋… | (5/219)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暗, 霸, 辯, 吵, 鬥, 奪, 輝, 紛, 家, 鬮, 競, 齘, 妍, 與, 抗, 力, 龍, 秒, 你, 齗, 鷸, 戰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 wrangle; argue |
瀏覽次數: 10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