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9
(16)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8 AB AB
大五碼 BFCF 
倉頡碼 卜口木田火 
Matthews 847 
漢語大字典 (一版)3995;(二版)4257  
康熙字典 1098 
Unicode U+8AEB
GB2312  
四角號碼 0569.6 
頻序 A/B 3469  3389 
頻次 A/B 65  26 
普通話 jin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22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1/1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証也。从言,柬聲。〔古晏切〕 (52 / 47)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404 古晏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從「」,「」聲,表示規勸、勸誡。
21 字

 詳解: 高田忠周曰:「《周禮》『司諫』注:『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蓋言說正道也。其言也不可不柬擇焉,諫之言柬也。」

  言下之意,「」表示以善言勸戒,有規諫、勸諫之意,從「」除了標聲之外,還表示進諫之言經過揀擇、篩選,從「」之意不明。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勸諫。大盂鼎:「敏朝夕入讕(諫)」,表示朝夕勤敏進諫。金文表示勸諫之「」作「」,從「」從「」從「」,「」是聲符。

  戰國竹簡也表示進諫,《上博楚竹書四.內豊》:「孝而不諫,不成[孝]。」表示一味孝順父母而不去勸諫,不是真正的孝(季旭昇)。

  《說文》:「諫,証也。从言柬聲。」

  金文另有從「」從「」一字,與後世表示勸諫之「」為不同的字,疑金文「」與「」、「」同字,表示治理、整敕,番生簋:「用諫(敕)四方」,叔尸鐘:「諫(敕)罰朕庶民」。大盂鼎:「敏諫(敕)罰訟」(參金文形義通解)。又用作人名。
383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5 p164
諫官,諫議,諫諍,勸諫
p241 p37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4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飾非, 犯顏極, 從如流, 納如流, 犯顏苦 (5/34) 詳細資料
配搭點:
詞類 英文意義
v. admonish, remonstrate; rectify, correct, retrieve, redeem; expostulate with
瀏覽次數: 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