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金文從「
𢆶」從「
戍」,「
𢆶」象絲線,指細微的事情,「
戍」象人持戈戍守,表示防範細微的事情,有防微杜漸之意(關子尹)。戴侗認為表示戍守者當察於物色幾微之間,故可引申為幾微、危殆。
88 字
詳解: 「
𢆶」從二「
幺」(後來在簡帛文字中亦有從一「
幺」的),即兩條細絲並列之形,意會一些「細微之極」的事情或事態,《周易.繫辭上》中「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中的「
幾」,即是此意;「
戍」則解持戈防守。二者合起來,便意會吾人對「細微之極」的事象保持警惕,以免陷入危險,有「杜漸防微」之意。這說明了許慎《說文》中的解釋實有其道理:「幾,微也,殆也。從𢆶從戍。戍,兵守也;𢆶而兵守者危也。」總的而言,「
幾」從部件上看,主要的意思是「
微」,但「
微」又可引申出「
危」(《爾雅.釋詁》直接說:「幾,危也。」),並顯出了深邃的哲理。「
幾」字後來多用於虛詞的建立上,如「幾乎」、「幾希」、「庶幾」等,其中的「
幾」字都不是同音假借,而都從「
微」的原義引申而得。「
幾」字後來又孳乳出「
機」一字,其抽象與「
幾」實不遑多讓。
中國古代哲學中,許多重要的哲學討論都和「
幾」字有關。例如《周易.繫辭下》中有「知幾其神乎」、「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等語,很清楚地道出了認識與掌握「
幾」對於世道人生的重要。但「
幾」一字對後世學術思想影響之最,當推《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後世號稱「十六字心傳」的經典名句,因為此中提到的「
危」和「
微」,正是「
幾」一字的要旨所在。雖然《尚書.大禹謨》早被清儒閻若璩判定為偽書,但「
危」、「
微」二者與「
幾」的關係起碼在《荀子.解蔽》中已有很清楚的論述:「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荀子明確地指出了「
幾」字裏「
微」、「
危」的辯證關係。而此中有關「
危」與「
微」的討論,後來幾乎吸引了宋明所有儒者的探究,其影響之深遠,真的匪夷所思。
一說金文從「
𢆶」從「
戈」從「
人」(或從「
大」),象以絲繩把人懸起,而戈加於絲,絲斷在即,千鈞一髮,危在旦夕之狀(金國泰、張世超)。本義是危殆。由絲斷在即,引申為將要、將近、幾乎之義。「
幾」又可表示隱微,指事物的跡象、吉凶的先兆,也可能是從危亡在即、生死存亡繫於一線之意引申而來。《說文》:「幾,微也。殆也。从𢆶从戍。戍,兵守也。𢆶而兵守者,危也。」
金文用作人名。幾父壺:「易(賜)幾父」,表示賞賜幾父。
戰國竹簡表示多少,《郭店簡.老子乙》簡4:「隹(唯)與可(阿),相去幾可(何)」,意謂應諾和呵聲,相差多少?又通假為「
愷」,《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幾(愷)俤(悌)君子」,表示和樂平易的君子。又表示危殆,《上博竹書二.從政甲》簡8:「從正(政)又(有)七幾」,意謂從政有七種容易引起危殆的事。又通假為「
忌」,《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42:「此出帀(師)之幾(忌)」。又通假為「
豈」,《上博竹書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14:「幾(豈)敢不以亓(其)先人之傳等(志)告」,意謂怎麼敢不告知先人的傳記。《上博竹書五.競建內之》簡9:「幾(豈)不二子之憂也才(哉)」,豈不是你們二人所擔憂的事嗎?
1224 字
相關漢字: 𢆶,
戍,
幺,
微,
危,
機,
戈,
人,
大,
愷,
忌,
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