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犬 (包括子部件) 共 2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字的甲金文皆象狗形。本義是狗。犬字後來作為其他字的偏旁時寫作「」。
甲金文「」字皆象狗側面之形。商代族氏銘文「」字多橫行書寫,後由於文字直行排列的需要,因此「」字改變了方向,變成足部騰空。「」的特徵是腹瘦而尾巴蜷曲,與腹肥而尾巴垂下的「」不同(王國維),參見「」。《說文》:「犬,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凡犬之屬皆从犬。」徐灝箋:「犬為凡犬、獵犬之通名,小者謂之狗。渾言則狗亦為通名矣。懸蹏,蓋指獵犬言,惟獵犬足上有一趾不履地。」意即「」、「」籠統地說沒有差別,區分開來則「」為大狗、獵犬,「」為小狗。
甲骨文用作本義,指犬隻,《合集》738正:「今日尞(燎)三羊、二豖、三犬。」指今日用三隻羊、二隻豖、三隻犬進行燎祭。「」又用作方國侯名,《合集》22471:「犬方」,指稱為犬的方國,地在今陝西咸陽西南的興平南一帶。又甲骨文多有「多犬」一詞,為田獵官名,《合集》10976正:「乎(呼)多犬网(網)鹿于辳(農)。」指命令多犬在農這個地方以網捕鹿。
金文用作本義,指犬隻,員方鼎:「王令員執犬」,指王命令員執掌犬隻。又用作族氏名。
伏字的甲骨文構形象一人伏地之形,本義是人伏於地。金文除從一伏地之人外,還兼從犬,一說其字構形會犬趴伏之意,一說會犬趴伏伺機襲擊人之意。釋形雖異,但都有趴伏之意。篆文承金文之形。
金文從「」,「」聲,疑本義為水落下、墜下之貌。《爾雅.釋詁》:「汱,墜也。」《集韻.銑韻》:「汱,水落皃。」
金文從「」,「」聲,疑本義為水落下、墜下之貌。《爾雅.釋詁》:「汱,墜也。」《集韻.銑韻》:「汱,水落皃。」金文見於圜形器,此器中多字的考釋未有定論,故用義不詳。
甲金篆文皆從「」從「」,可隸字為「𤝵」或「𤝶」。「」是「」的初文,用作聲符。至隸、楷書,因「」不再獨立使用,從「」旁的字都改成了「」旁。「𤝵」於是寫作「」。(裘錫圭)《說文》以為「」的本義是狗隻發瘋。
甲金篆文皆從「」從「」,可隸字為「𤝵」或「𤝶」。「」是「」的初文,用作聲符。至隸、楷書,因「」不再獨立使用,從「」旁的字都改成了「」旁。「𤝵」於是寫作「」。(裘錫圭)《說文》古文從「」,為左右結構,字形見包山楚簡。楚簡又有寫作上下結構的字形,與《古文四聲韻》所收《古老子》字形相同。
甲骨文「𤝵」用作「遠邇」的「」,表示近,如《合集》29374:「王𤝵(邇)田。」金文用作人名,如孟員鼎有「孟𤝵父」。
《說文》以為「」的本義是狗隻發瘋。《說文》:「狂,狾犬也。从犬,𡉚聲。」如《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56行:「狂犬齧人:取恆石兩,以相靡(磨)殹。」三國魏阮籍〈鳩賦〉:「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軀。」
」引申表示瘋癲、精神失常。《玉篇.犬部》:「狂,癲癡也。」如《荀子.堯問》:「比干剖心,孔子拘匡;接輿辟世,箕子佯狂;田常為亂,闔閭擅強。」《論衡.率性》:「有癡狂之疾,歌啼於路,不曉東西,不睹燥濕,不覺疾病,不知飢飽。」
」也表示狂妄、傲慢。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胡、沈之君幼而狂,陳太夫齧壯而頑。」杜預注:「狂,性無常。」《國語.周語》:「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
」又表示放肆、放縱。如《論語.陽貨》:「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後漢書.申屠蟠傳》:「其不遇也,則裸身大笑,被髮狂歌。」
」表示急促。如《楚辭.九章.抽思》:「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王逸注:「狂,猶遽也。」三國魏嵇康〈琴賦〉:「爾乃顛波奔突,狂赴爭流,觸巖觝隈,鬱怒彪休。」
」還表示猛烈、聲勢浩大。如唐代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北宋梅堯臣〈和謝舍人新秋〉:「西風一夕狂,古屋吹可恐。」
」的本義是狗性驕橫。
金文「」從「」,「」聲,本義是狗性驕橫。《說文》:「狃,犬性驕也。从犬,丑聲。」
金文通假為「」,表示懷柔(陳劍),復公仲壺:「其萬年永壽,用狃萬邦。」「用狃萬邦」即安撫萬邦,使其歸附。
金文從「」從「」,本義是一種狗。
金文從「」從「」,本義是一種狗。「」又用來表示北方少數民族。戴家祥認為因為古人蔑視少數民族,故借表示狗的「」來稱呼他們。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方國皆在邊遠,故狄字又引申為遠,後加「」旁造「」字來表示遠義。《書•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孔安國傳:「逖,遠也。」
《說文》:「狄,赤狄,本犬種。狄之爲言,淫辟也。从犬,亦省聲。」段玉裁改「赤狄」為「北狄」,注云:「赤狄乃錯居中國狄之一種耳。」「〈王制〉,〈明堂位〉皆言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金文表示北方少數民族,史牆盤:「永不𢀜(恐)狄虘」,「狄虘」是少數民族名,文獻中作「翟柤」,意謂周人從此不再恐懼狄虘的侵略了(徐中舒)。又通假為「」,表示懲治,曾伯簠:「克狄(逷)淮尸(夷)」,「淮夷」是外族,意謂懲治外族。《詩.大雅.抑》:「用逷蠻方」,鄭玄箋:「逷當作剔,剔,治也。」一說「」通假為「」,表示驅除,意謂趕走淮夷。根據許慎,「」是「」的異體字,《說文》:「逖,遠也。从辵,狄聲。逷,古文逖。」
甲骨文從二「」二「」,金文從二「」三「」,戰國竹簡從三「」三「」。「」象用來翻土的農具。「」象狗形。全字表示數人拿耒翻土耕作,狗隻在旁看守,會眾人同心,和睦合作之意。本義是和睦合作、同心合力。
甲骨文從二「」二「」,或從二「」一「」,金文從二「」三「」,戰國竹簡從三「」三「」。「」象古代一種可以腳踏的木製翻土農具。「」象狗形。全字表示數人拿耒翻土耕作,狗隻在旁看守,會眾人同心,和睦合作之意。本義是和睦合作、同心合力。《說文》:「協,眾之同和也。从劦从十。旪,古文協,从曰、十。叶,或从口。」段玉裁改為「同眾之龢也」,注云:「同衆之和。一如同力。」「」的異體又作「」、「」,徐鍇認為「」是聲符。「」本從三「」,因為「」也象用腳踏的農具,所以「」、「」作為意符,可以通用。甲骨文已見從「」的「」,參見「」。
古文字「」字最早由宋人釋出,于省吾詳細論證字形,使此說成立。于省吾還提及他家鄉的農耕,狗也往往隨從,臥於阡頭陌角(即田界的角落),仍存古代遺風。
」的本義是同心合力,有和洽共濟之意。「」除了表示一般的和諧義外,強調眾人與一己、行動與內心的和諧一致,所謂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南朝陳徐陵〈為貞陽侯答王太尉書〉:「同心協力,克定邦家。」後來「」表示「」,如「協風」即溫和的風,李學勤認為是四風中的東風。《國語.周語上》:「先時五日,瞽告有協風至。」韋昭注:「協,和也,風氣和,時候至也。」
甲骨文用[劦口]來表示「」,《合集》29004:「叀懋(茂)田[劦口](協)」,「」假借為茂盛的「」,意謂在長滿草的荒地上翻土耕作(參裘錫圭)。甲金文又用作地名。
金文表示協和、協理,秦公鎛:「以康奠協朕或(國)」,意謂以安定協理、協和我的國家。秦公鐘:「協龢萬民」。《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𤼈鐘:「協龢鐘」即樂音和協之鐘。戰國竹簡表示和睦、合作,《清華簡三.芮良夫毖》簡13:「用協保,罔又(有)怨誦(訟)。」意謂以和睦合作,(互相)保護,沒有怨恨爭訟。《清華簡一.尹誥》簡2:「我克協我友」,意謂我和我的朋友和睦共處。
從「」,「」聲。本義為犬的外形。引申為形狀、狀貌之意。
從「」,「」聲。本義為犬的外形。《說文》:「狀,犬形也。从犬,爿聲。」段玉裁注:「引伸為形狀。如類之引伸為同類也。」
金文用作人名,十七年丞相啟狀戈:「十七年,丞相啟、狀造。」商鞅量:「乃詔丞相狀、綰。」黃盛璋認為「」即隗狀。按隗狀即傳世古籍中的隗林,《史記.秦始皇本紀》:「丞相隗林」,司馬貞《索隱》:「隗姓,林名。有本作『狀』者,非。顏之推云:『隋開皇初,京師穿地得鑄秤權,有銘,云始皇時量器,丞相隗狀、王綰二人列名,其作『狀』貌之字,時令校寫,親所按驗。』王劭亦云然。斯遠古之證也。」
戰國竹書「」多寫作從「」,「」聲的字。郭店竹簡《老子》甲簡21:「又(有)[爿首]蟲成。」傳世本《老子》作「有物混成」,裘錫圭、王輝以為[爿首]字即「」的異體,這裏指物狀之義。另如上博楚竹書〈容成氏〉簡17:「女(如)是狀也」,字亦從「」,「」聲。
秦簡中「」可通假作「」,《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詰咎》簡36:「是狀神在其室」,整理者讀為「」,「狀神」指害人之神,全句指害人之神在他的房間。
金文從「」,「」聲,本義是狐狸。
金文從「」,「」聲,本義是狐狸。包山楚簡「」字不從「」而從「」,可能因為狐狸和鼬鼠(俗稱黃鼠狼)在遇敵時都會排出惡臭或臭液自衛,所以「」可從「」為意符。
金文用作地名,地望不詳。陽狐戈:「陽狐」。晉璽用作複姓,《璽彙》3986:「命狐」,即「令狐」。曾侯乙墓竹簡用作本義,簡29:「狐白」,表示狐狸腋下的白毛皮,《管子.輕重》:「代之出,狐白之皮。」《漢書.匡衡傳》:「夫富貴在身而列士不譽,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顏師古注:「狐白,謂狐掖下之皮,其色純白,集以爲裘,輕柔難得,故貴也。」《本草綱目.狐》:「毛皮可為裘,腋毛純白,謂之狐白。」
《說文》:「狐,䄏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从犬,瓜聲。」段玉裁注:「《音義》、《廣韻》皆作『首丘』。」所謂「狐死首丘」,出自狐狸死前必把頭朝向出生的土丘之傳說,此語後用以比喻暮年思念故鄉之情。又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金文從「」,「」聲,與篆文構形相同。字於西周中期已出現,或為「」的方音分化字。本義是犬隻。
金文從「」,「」聲,與篆文構形相同。字於西周中期已出現,或為「」的方音分化字。本義是犬隻。一說「」特指幼犬,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按〈釋獸〉云:『未成豪,狗。』與馬二歲曰駒,熊虎之子曰豿同義。皆謂稚也。」朱駿聲亦承其說。按《爾雅.釋畜》:「未成豪,狗。」郭璞注:「狗子未生㲦毛者。」郝懿行義疏:「狗、犬通名。若對文則大者名犬,小者名狗。」
金文用作人名,長子狗鼎:「長子狗乍(作)文父乙尊彝。」
戰國竹簡用作姓氏,《上博竹書三.彭祖》簡1:「狗老昏(問)于彭祖。」《正字通.犬部》:「狗,姓。漢狗未央。見《印藪》。」又用作人名,《清華簡二.繫年》簡112-113:「晉幽公立四年,趙狗率𠂤(師)與越公株(朱)句伐齊。」另,「」亦讀為「」,指隨便,《郭店簡.語叢四》簡1-2:「言而狗(苟),牆有耳」,指言談輕率隨便,說話容易外泄。傳世文獻亦有「」讀作「」,《左傳.襄公十五年》:「堵狗之妻。」《經典釋文》引作「」,並云:「本或作狗。」
《說文》:「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從犬,句聲。」按《說文》以「」訓「」屬聲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