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祠 |
|
UTF-8 | E7 A5 A0 |
---|---|
大五碼 | AFA8 |
倉頡碼 | 戈火尸一口 |
Matthews | 697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2395;(二版)2564 |
康熙字典 | 770 |
Unicode | U+7960 | |
---|---|---|
GB2312 | 7684 | |
四角號碼 | 3722.0 | |
頻序 A/B | 3578 | 3490 |
頻次 A/B | 58 | 22 |
普通話 | c s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祠 |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似茲切〕 (8 / 2) | 示 |
形義通解 |
---|
略說: 金文從「示」,「司」聲,表示祭祀。 17 字 詳解: 金文從「示」,「司」聲,表示祭祀,趙孟庎壺:「以為祠器」,中山王圓壺:「雨(𩁹)祠先王」。《爾雅.釋詁》:「祠,祭也。」《書‧伊訓》:「伊尹祠于先王。」陸德明釋文:「祠,祭也。」孔穎達疏:「祠則有主有尸,其禮大;奠則奠器而已,其禮小。奠祠俱是享神,故可以祠言尊。」 「祠」也表示祭名,即春祭。《說文》:「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詩‧小雅‧天保》:「禴祠烝嘗。」毛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得福而後祭神報謝也稱為祭。《周禮‧春官‧小宗伯》:「大災,及執事禱祠于上下神示。」鄭玄注:「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祠」還能表示祠堂、廟宇。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越王句踐既得平吳,春祭三江,秋祭五湖,因以其時為之立祠,垂之來世,傳之萬載。」 357 字 相關漢字: 示,司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23 | 周p119 | |||||
李p100 | 何p165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祠」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祆祠火烘 | (1/1)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家, 侑, 礿, 禖, 醮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spring sacrifice; temple |
v. | offer a sacrifice to |
瀏覽次數: 3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