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
裔」從「
衣」,「
㕯」聲,本義是衣服的邊緣。引申為邊遠,「後裔」本指遠世子孫,後來泛指後代。
46 字
詳解: 「
裔」本指衣服的邊緣,引申為邊遠,「後裔」指年代久遠的後代、遠世子孫,後泛指後代。《說文》:「裔,衣裾也。从衣,㕯聲。𧘉(𧘊),古文裔。」段玉裁改為「裔,衣裙也。」注云:「《玄應》書卷十四曰:『《說文》云:裔,衣裙也。以子孫爲苗裔者,取下垂義也。』按帔曰裠,裳曰下裠,此衣裠謂下裠。故《方言》、《離騷》注皆曰:『裔,末也。』《方言》又曰:『裔,祖也。』亦謂其遠也。《方言》又曰:『裔,夷狄之總名。』郭云:『邊地爲裔。』按《左傳》衞侯卜,繇曰:『裔焉大國』,言邊於大國也。」
根據段玉裁、張舜徽的研究,「
裔」的本義指下身衣服垂下來的末端,即接近腳部之處。簡言之,「
裔」即衣邊,《漢書.藝文志》:「亦六經之支與流裔」,顏師古注:「裔,衣末也。」故「
裔」有邊遠、邊沿、末尾之意,《方言》:「裔,末也。」「水裔」指水邊,《楚辭.九歌》:「蛟何為兮水裔?」王逸注:「蛟當在深淵而在水涯。」意謂(蛟龍應在深淵,)為何出現在水邊?邊遠地區稱為「荒裔」,南方邊遠炎熱之地稱為「炎裔」,東方邊遠之地稱為「東裔」,四方邊遠之地稱為「四裔」,「投諸四裔」指流放到四方邊遠地區,「裔民」指被放逐到邊遠地區的人。年代久遠的子孫稱為「
裔」、「苗裔」,《楚辭.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這裏屈原自述家世,意謂他是高陽的遠世子孫。王逸注:「苗,胤也;裔,末也。」朱熹集注:「苗裔,遠孫也。」金文有「裔孫」一詞,表示遠世子孫,陳逆簋:「陳屯(純)裔孫逆,乍(作)為㞷(皇)祖大宗簋。」意謂陳純的遠孫名叫逆,為遠祖大宗(指嫡系長房)鑄造了盛食物的器皿。《風俗通》:「趙之先與秦同祖,其裔孫曰造父。」意謂趙國的祖先與秦國的祖先相同,其(趙國先祖的)遠孫名叫造父。
「
裔」表示邊遠,「裔裔」表示四散流布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先後陸離,離散別追。淫淫裔裔,緣陵流澤,雲布雨施。」此處形容天子狩獵的盛況,意謂(獵者)先後分散,分散追逐(野獸),四散流布,遍及山陵水澤,其範圍之廣,好比漫天遠布的浮雲和大雨。又表示步履輕盈的樣子,《文選.左太沖〈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意謂卷起長袖而接連舞動,姿態輕盈飄逸。
「
裔」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分布於上海、浙江、江西、安徽、山西等地。春秋時齊國有裔款。此外,古代不少大臣以「
裔」為名,如五代的馬裔孫、韓昭裔、趙光裔等。
成語「昭裔借書」記述五代十國時期,毋昭裔向人借書,別人很不情願,他後來發憤讀書,成為後蜀國的宰相,並主持印行書籍,使蜀地文化復興。
而「蔡裔殞盜」記述東晉時期,蔡裔曾以如雷的吼聲,嚇死兩個潛入屋中的盜賊。
1087 字
相關漢字: 衣,
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