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從「
貝」,「
才」聲。本義是財物。
16 字
詳解: 從「
貝」,「
才」聲。本義是財物。《說文》:「財,人所寶也。」王鳳陽認為先秦時的「
財」內涵較後代為小,主要指人的衣食所需。如《墨子.尚賢下》:「則王公大人之親其國家也,不若其親一危弓、罷馬、衣裳、牛羊之財與?」〈明鬼下〉:「鬼神者,固請無有,是以不共其酒醴、粢盛、犧牲之財。」「
財」後來才擴大成為物資和貨幣的總稱。如《周禮.地官.大司徒》「以斂財賦」,鄭玄注:「財,謂泉穀。」《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史記.李將軍列傳》:「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餘年,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參見「
貨」。
「
財」通作「
材」,如《逸周書.太子晉》「分均天財」,朱右曾集訓校釋:「財與材通。」《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北大漢簡《老子.六十八章》簡193:「故聖人恒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材),是謂欲(𢘽)眀(明)。」
「
財」通「
才」。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財,叚借又為才。」如《孟子.盡心上》:「有成德者,有達財者。」焦循《正義》:「財,即才也。」《春秋繁露.必仁且知》:「不仁而有勇力財能,則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辯慧獧給,則迷而乘良馬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名理》72-73行:「凡萬物羣財(材),絩(佻)長非恒者,亓(其)死心𤻮(應)之。」
「
財」又通「
裁」。如《大戴禮記.少間》:「君無譽臣,臣之言未盡,請盡臣之言,君如財之。」王聘珍解詁:「財,讀曰裁。」《漢書.司馬遷傳》:「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顏師古注:「財與裁同,古通用字。」《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簡133:「上書言財(裁)新黔首罪。」
「
財」還通作「纔(才)」。如《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漢書.李廣蘇建傳》:「初,上遣貳師大軍出,財令陵為助兵,及陵與單于相值,而貳師功少。」顏師古注:「財與纔同,謂淺也,僅也。」《漢書.霍光金日磾傳》:「光為人沈靜詳審,長財七尺三寸,白晳,疏眉目,美須䫇。」
846 字
相關漢字: 貝,
才,
貨,
材,
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