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火 (主部件) 共 30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𤎩
𤎩」同「」,指古代的烽火,又引申為戰爭。
𤎩」同「」,金文從火隊聲,燧是古代取火的器具;又指古代的烽火,是戰爭的警示訊號。金文表示烽火,泛指戰爭。杜虎符:「燔𤎩之事」,即戰事。參見「」。
《集韻.至韻》:「𤎩,《說文》:『塞上亭守㷭火者。』通作燧。」
甲金文從「」從「」,「」象跪坐人形。「」象火在人上,取光明照耀之意(許慎、李孝定、何琳儀)。
甲金文從「」從「」,「」象跪坐人形。「」象火在人上,取光明照耀之意(許慎、李孝定、何琳儀)。金文或不從「」而從「」,「」、「」作為人形通用。
甲骨文用作人名,《林》2.21.5:「光來」。又用作方國名。在今河南光縣。
金文表示光彩,榮寵。中山王鼎:「恐隕社稷之光」。禹鼎:「敢對揚武公不(丕)顯耿光。」晉姜鼎:「每(敏)揚厥光剌(烈)。」又用作動詞,表示增光,光寵。令方彝:「用光父丁」。又讀為「」,表示賞賜。宰甫卣:「王光宰甫貝五朋。」王輝指出從「」聲的字與從「」聲的字相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聽倘侊而無聞」。《漢書.司馬相如傳》「」作「」。又用作人名。攻敔王光劍:「攻敔王光自乍(作)用鐱(劍)」。「攻敔王光」是春秋晚期吳國國君,即吳王闔廬。
《說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𤎫,古文。炗,古文。」
金文從「」從「」,本義是一種狗。
金文從「」從「」,本義是一種狗。「」又用來表示北方少數民族。戴家祥認為因為古人蔑視少數民族,故借表示狗的「」來稱呼他們。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方國皆在邊遠,故狄字又引申為遠,後加「」旁造「」字來表示遠義。《書•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孔安國傳:「逖,遠也。」
《說文》:「狄,赤狄,本犬種。狄之爲言,淫辟也。从犬,亦省聲。」段玉裁改「赤狄」為「北狄」,注云:「赤狄乃錯居中國狄之一種耳。」「〈王制〉,〈明堂位〉皆言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金文表示北方少數民族,史牆盤:「永不𢀜(恐)狄虘」,「狄虘」是少數民族名,文獻中作「翟柤」,意謂周人從此不再恐懼狄虘的侵略了(徐中舒)。又通假為「」,表示懲治,曾伯簠:「克狄(逷)淮尸(夷)」,「淮夷」是外族,意謂懲治外族。《詩.大雅.抑》:「用逷蠻方」,鄭玄箋:「逷當作剔,剔,治也。」一說「」通假為「」,表示驅除,意謂趕走淮夷。根據許慎,「」是「」的異體字,《說文》:「逖,遠也。从辵,狄聲。逷,古文逖。」
從「」從「」,由於大火色赤,故會赤紅色之意。
甲骨文從「」從「」,由於大火色赤,故會赤紅色之意。金文或加飾筆,其形已似從二「」。《說文》:「赤,南方色也。从大从火。凡赤之屬皆从赤。烾,古文从炎、土。」按《古陶文彙編》3.943在「」下疊加「」旁作增飾部件,《說文》古文所謂「」乃「」、「」二形之訛變,故許慎以「」為「」字古文。
甲骨文用作本義,指紅色,如《合集》29418:「赤馬」。甲骨文「」也可用作人名。
金文「」用作本義,如裘衛盉:「矩或(又)取赤虎兩」,指矩伯又拿取了兩塊紅色的虎皮。又金文常見「赤巿」一詞,為古服飾,指蔽膝,禮服以皮韋製成,赤色,見於走馬休盤。《說文》「巿」下亦云:「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另「赤舄」為以皮革製成的赤紅色的鞋,弭弔師察𣪕:「賜女(汝)赤舄」,即以赤舄為賞賜物。金文「赤金」即銅,曶鼎:「賜曶赤金。」《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顏師古注引孟康:「赤金,丹陽銅也。」金文「」亦可用作人名。
嬰兒出生多色赤,因此多稱為「赤子」。而由於嬰兒赤體,「」引申有一絲不掛之義,如赤裸。「」又從嬰兒未有毛髮,引申出空無一物的意思(顏師古),如《韓非子.十過》:「晉國大旱,赤地三年。」陳奇猷《集釋》:「焦竑曰:『古人謂空盡無物曰赤。』」「」字繼而引申有純粹之義,如赤誠、赤膽忠心。
金文從「」,「」聲。「」是「」的異體。
金文從「」,「」聲。「」的上部添加一橫畫,寫作「𡗕」。「」和「」為一字異體。(劉樂賢、陳劍)金文中用為「」,如邾公華鐘「昚(慎)為之名(銘)」、叔尸鎛「昚(慎)中氒(厥)罰」。參見「」。
《說文》:「炅,見也。从火、日。」段玉裁注:「按此篆義不可知。」從出土古文字材料,可知「」是「」的異體。《馬王堆.老子甲本》第18行:「趮(躁)勝寒,靚(靜)勝炅,請(清)靚(靜)可以為天下正。」傳世《老子.第四十五章》:「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見於傳世《素問》,用法和「」十分相似。如《素問.舉痛論》:「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又如:「寒則氣收,炅則氣泄。」裘錫圭推測古本《素問》原來全用「」字,後人改「」為「」又改之未盡,故全書「」、「」錯出。也有可能原來就是「」、「」並用。
從二「」,會火炎燃燒之義,本義為火焰。今多用於構成形詞「炎熱」,或指醫學上的「發炎」。
從二「」,會火炎燃燒之義,本義為火焰。甲金文從二「」,戰國文字或於「」字「」字豎筆上加短橫作飾筆。
甲骨文用作人名,《合集》36509:「隹(唯)王來正(征)盂方伯炎」,指王來征伐盂方國的部族領袖炎。
金文用作地名,讀作「」,召卣:「唯九月才(在)炎𠂤(次)」,指軍隊九月在炎地駐紮。又乍冊夨令𣪕:「隹(唯)王于伐楚白(伯),才(在)炎(郯)」,指王在郯地討伐楚伯。《說文》:「郯,東海縣,帝少昊之儀所封。从邑,炎聲。」地在今山東臨沂郯城縣(郭沬若)。
秦簡中「」指以火煙熏,《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179:「者(諸)侯客來者,以火炎其衡厄(軛)。」全句指諸侯國有來客,用火熏其車上的衡軛。
今天「火炎」的「」多寫作「」。炎字除保留「炎熱」的古義外,多用作醫學上的「發炎」的「」。
幽字古文字從𢆶從火或山,主要解作細小或幼細,後或引申作隱匿之意。
」字的甲骨和金文結構有新舊二說。舊說主要依據《說文》:「幽,隱也。從山中𢆶,𢆶亦聲」。而孫海波、李考定等都持新說,認為「」實從火從𢆶,並指出山乃火之誤,「」是指「𢆶」(即兩縷細絲)因為幼細,必須以火照亮,才可得見。由於「」的古文字從火者屬甲骨,從山者屬金文,而甲骨金文早出;況且幽、𢆶二字又音近,其為幼細的意義關係較為直接,故上述二說中應以新說為合理,或可以說,幽之原義應為細小,隱匿是後來的引申意義。
金文、小篆從「」從「」,本義是煩熱之症。後又泛指疾病。
金文、小篆從「」從「」,會熱病之意,即是指煩熱之症。「」是「」的初文,故從「」的字與疾病有關。《說文》:「疢,熱病也。从疒从火。」段玉裁注:「其字從火,故知為熱病。」其後泛指疾病。《廣雅》:「疢,病也。」《禮記.樂記》:「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疢不作而無妖祥。」意指百姓有德行,就會五穀豐收;沒有疾病,就沒有災異凶兆。《隋書.令孤熙傳》:「其母有疢,熙復遺以藥物。」意指寧猛力的母親有病,令孤熙給予藥物。又以此引申作缺陷。《抱朴子.外篇.博喻》:「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短疢不足以累長才。」意指小瑕疵不足以損害有賢德的人;小疾病不足以連累有優秀才能的人。又解作災患。《孟子.盡心上》:「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趙岐解釋「德慧術知」為「德行、智慧、道術、才智」。朱熹《孟子集注》:「疢,猶災患也。」意指人之所以具有德行、智慧、道術、才智,常常在於災禍之中(參楊伯峻《孟子譯注》)。「」亦可以指癖好。北宋蘇軾〈屈到嗜芰論〉:「柳子之愛屈到,是疢之美。」意即柳宗元喜愛屈到,是一種奇怪的美。
金文用作人名,十五年相邦春平侯劍:「冶疢執劑。」「」是冶鑄作坊的冶吏;「執劑」即負責執掌青銅器材料配比之意;即冶疢負責調配青銅器合金材料的比例。
漢帛書以「」為「」,解作呼氣。《馬王堆帛書.天下至道談》第50行:「四曰疢(吙)。」
金文從「」從「」,象以火烤炙羊肉之形。
金文從「」從「」,象以火烤炙羊肉之形。三年𤼈壺右邊羊角與羊身分離,字形與其他羔字有異,故有學者認為並非「」字。金文表示羊羔,九年衛鼎:「羔裘」,表示羊皮做的衣服。三年𤼈壺:「易(賜)羔俎」,表示賞賜盛載於禮器的羊肉。
《說文》:「羔,羊子也。从羊,照省聲。」
金文從「」從「」,構形初義不明,林義光認為象耳聞火聲,儆儆然也。
金文從「」從「」,構形初義不明,林義光認為象耳聞火聲,儆儆然也。
金文有「耿光」一詞,表示光輝、光明,毛公鼎:「亡不閈于文武耿光」,表示無不表彰文王武王的光輝業績。禹鼎:「敢對揚武公不顯耿光」,表示稱揚武公的顯赫光烈。《尚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
《說文》:「耿,耳箸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林非也。」按杜林說與金文辭例意義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