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 E5 89 B5 |
---|---|
大五碼 | B3D0 |
倉頡碼 | 人口中弓 |
Matthews | 1462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350;(二版)383 |
康熙字典 | 71 |
Unicode | U+5275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8260.0 | |
頻序 A/B | 645 | 775 |
頻次 A/B | 3676 | 1196 |
普通話 | chung chung |
小篆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刅 | 傷也。从刃从一。〔楚良切〕創,或从刀,倉聲。【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瘡,非是也。】 (93 / 87) | 刃 | 創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刅」是「創」的初文,象以刀斫荊刺之形,因過程中易受創傷,因而有創傷之意。後加上「井」作聲符,寫作「刱」。「創」從「刀」,「倉」聲,《說文》以為是「刅」的或體。本義是創傷。 86 字 詳解: 「刅」是「創」的初文,象以刀斫荊刺之形,因過程中易受創傷,因而有創傷之意。後加上「井」作聲符,寫作「刱」。參見「刱」、「荊」。戰國晚期中山王方壺有從「立」,從「刃」的字形,也讀為「創」。 「創」從「刀」,「倉」聲,《說文》以為是「刅」的或體。本義是創傷。《說文》:「刅,傷也。从刃从一。創,或从刀,倉聲。」如《戰國策.燕策三》:「秦王復擊軻,被八創。」《淮南子.道應》:「夫未得獸者,惟恐其創之小也;已得之,唯恐傷肉之多也。」 「創」引申表示傷害、損害。《釋名.釋疾病》:「創,戕也,戕毀體使傷也。」如《漢書.薛宣朱博傳》:「宣子況為右曹侍郎,數聞其語,賕客楊明,欲令創咸面目,使不居位。」顏師古注:「創謂傷之也。」 「創」表示始造、創造。《說文》:「刱,造法刱業也。从井,刅聲。讀若創。」《廣雅.釋詁一》:「創,始也。」如《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創」從創造義引申表示撰作、創作。如《論衡.超奇》:「孔子得《史記》以作《春秋》,及其立義創意,襃貶賞誅,不復因《史記》者,眇思自出於胸中也。」《顏氏家訓.音辭》:「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 「創」亦表示懲戒、懲治。如《尚書.益稷》「予創若時」,《孔傳》:「創,懲也。」孔穎達疏:「懲丹朱之惡。」又如《晏子春秋.內篇問下》:「身無所咎,行無所創,可謂榮矣。」 「創」通作「瘡」,表示皮膚潰瘍。《正字通.刀部》:「創,又瘍也,通作瘡。」如《禮記.曲禮上》:「居喪之禮,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論衡.幸偶》:「氣結閼積,聚為癰,潰為疽創,流血出膿。」 697 字 相關漢字: 刅,井,刱,刀,倉,荊,立,刃,瘡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39 | 周p14 | |||||
李p260 | 何p28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
黃p39 | 周p14 | |||||
李p260 | 何p282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創」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百孔千創, 創巨痛深, 創業垂統, 標新創異, 開基創業… | (5/44)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辦, 草, 重, 獨, 佉, 新, 疻, 造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v. | create; make; invent; begin; wound; cut; punish |
瀏覽次數: 5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