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5
(8)
破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6 8A B1
大五碼 A9EA 
倉頡碼 手心口山 
Matthews 4938 
漢語大字典 (一版)1856;(二版)1963  
康熙字典 351 
Unicode U+62B1
GB2312 1707 
四角號碼 5701.2 
頻序 A/B 1453  984 
頻次 A/B 916  786 
普通話 bo    
小篆
金文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15/15
其他
字例: 2/2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引取也。从手,孚聲。〔步侯切〕抱,捊或从包。【臣鉉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褱袌字,非是。】 (253 / 253)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301 薄浩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從「」,「」聲。《說文》以「」為「」的或體,後取代「」表示人的胸腹部分。
41 字

 詳解: 從「」,「」聲。《說文》以「」為「」的或體,後取代「」表示「褱袌」(懷抱),指人的胸腹部分。《說文》:「捊,引取也。从手,孚聲。抱,捊或从包。」《說文》段玉裁注:「後人用抱為褱袌字。葢古今字之不同如此。」《正字通.手部》:「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為去聲,即懷抱之義。」如《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卒視面,毋改。」胡培翬正義:「抱在袷下帶上。」《文選.潘安仁〈寡婦賦〉》:「鞠稚子於懷抱兮,羌低徊而不忍。」

  「」引申指心情、胸懷。如《宋書.范曄列傳》:「然區區丹抱,不負夙心。」唐代韋應物〈寒食日寄諸弟〉:「禁火曖佳辰,念離獨傷抱。」

  「」作動詞表示用手臂將人或物置於胸前位置。如《禮記.曾子問》:「孫幼,則使人抱之。」《史記.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引申表示懷有、懷藏。如《逸周書.王會》:「鳳鳥者,戴仁抱義掖信,歸有德。」孔晁注:「抱義,懷有義。」《漢書.何武王嘉師丹傳》:「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銜怨而受罪。」

  「」亦指帶著、背負,如《後漢書.蔡邕列傳》:「或有抱罪懷瑕,與下同疾,綱網弛縱,莫相舉察。」唐代沈全期〈初達驩州〉:「夜則忍饑臥,朝則抱病走。」

  「」表示兩臂合圍的大小或距離。如《老子.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西京雜記.卷三》:「五柞宮有五柞樹,皆連三抱,上枝蔭覆數十畝。」

  「」表示圍繞、環繞。如北周庾信〈奉報窮秋寄隱士〉:「秋水牽沙落,寒藤抱樹疏。」唐代李白〈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

  「」表示撫養、扶持。如《呂氏春秋.下賢》:「文公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漢書.外戚傳下》:「太子小,而傅太后抱養之。」

  「」同「」,表示拋棄。《類篇.手部》:「抱,棄也。」如《尉繚子.制談》:「將已鼓而士卒相囂,拗矢、折矛、抱戟利後發。」《史記.三代世表》:「抱之山中,山者養之。」
840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61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字

p24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字

p34 p61
抱負,懷抱,抱歉,抱怨
p72 p245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歲巡司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恨終天, 殘守缺, 薪救火, 頭鼠竄, 琵琶別 (5/219)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v. embrace, enfold, hold, hug
瀏覽次數: 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