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頁 (主部件) 共 20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甲骨文從「」從「」從「」,象一人跪坐於盤皿前洗臉。
甲骨文從「」從「」從「」,象一人跪坐於盤皿前洗臉。金文從兩「」,從倒「」,從「」,從數點(◎)。「」象人形而突出頭部,全字象兩手持皿倒水洗面之形。數點(◎)象水滴之形。
小篆改為從「」,「」聲的形聲字。《說文》:「沬,洒面也。从水未聲。湏,古文沬从頁。」段玉裁注:「頮,古沬字。」又云:「從兩手匊水而洒其面,會意也。」
一說金文象傾盆浴洒之形(郭沫若)。甲骨文用作人名,又疑為洒面之意。金文表示洗面,囂白盤:「囂白(伯)媵嬴尹母沬盤。」「沬盤」即洗臉用的盤。又表示終,頌鼎:「萬年沬壽」,金文「沬壽」即終壽、滿壽之意(夏淥),典籍又作「眉壽」、「麋壽」、「牟壽」。《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甲金文从「」从「」,象一跪坐的人,而突顯其頭部。《說文》:「頁,頭也。」
甲金文象人之頭及身,以人身之小來襯托出其頭部,因此「」本義是頭部。「」與「」字的分別在於書寫時是否附帶畫出人身,因此兩字是異體字。參見「」。甲骨文「」字在人頭上或有頭髮,或省去髮形。西周金文卯𣪕蓋中「」字人首上有頭髮,戰國文字首上髮多訛為止形,小篆則省去人首上的頭髮。
」字甲骨文用作本義,如《合集》15684:「豕頁」,意思即豬的頭部。另如《合集》22215:「五子叩頁」,即指五個男孩叩頭的意思。
」字金文見於卯𣪕蓋:「卯拜手頁手。」其他金文多作「拜手䭫首」,傳世文獻如《尚書.周書.召誥》則作「拜手稽首」。「拜手稽首」是古代的跪拜禮,即叩頭至手,叩頭至地。「稽首」寫成「頁手」僅此一見,可能是省文,季旭昇則以為「」或是錯字。《說文》:「頁,頭也。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凡頁之屬皆从頁。」
」與「」本為一字,音「」,其後「」字最遲在東漢變讀為「胡結切」。至於「」作為紙張的量詞,則是俗字,本作「」。參見「」。
甲金文「」表示人在太陽底下,舉頭見日,天氣酷熱,本義是炎夏。
甲骨文及金文均從日從頁,「」象人形而突出頭部,象一人在日下,舉頭見日之形。表示天氣酷熱,本義是炎熱的夏日。
」字於甲骨卜辭中用作貞人名。金文字形多變。首先,商代金文與甲骨文同,上從日下從頁,用作人名。西周晚期從日從頁從女,「」象人形而突出頭部,女乃「」的訛變,金文人形下部常有添加「」,象腳趾之形。而「」形又有省去中間一點,呈一圓形,隸定後訛作「」。春秋早期秦公簋、秦公鐘「」字省去日形,加左右「」形,隸作「𦥑」,象兩手。春秋晚期「」下的「」形移至「」形或「」之下,以使字形左右平衡,從足從頁,與戰國璽印及《汗簡》古文相同。《說文》古文作「𠍺」,與戰國燕系璽印文字字形近,足字上部從人從一從目,應是「」的訛變。參見「」。
」是朝代名,夏代文明影響中國深遠,於是相沿為中國人的代稱。《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𦥑。𦥑,兩手;夊,兩足也。」小篆「」省去日形,從頁從夊從𦥑,夊是「」之訛變,與金文中秦國文字字形相同。學者或據秦公簋字形以為象舞者手容及足容,與「」同字(戴君仁);此乃據「」的省形立說,不盡可信。(參湯餘惠)
金文用為人名,又表示華夏,指中原國家、中原之人。秦公簋:「虩事蠻夏」。《書.堯典》:「蠻夷猾夏」孔傳:「夏,華夏。」又表示中原地區之音樂,典藉作「」,甚六鐘:「台(以)夏台(以)南,仲鳴媞好。」鐘銘「」指中原之樂,「」則指南國之樂。《詩.小雅.鼓鐘》:「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即是「」,在此指周樂。又是古水名,噩君啟舟節:「逾夏」,指經過夏水。《楚辭.九章.哀郢》:「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王逸注:「江、夏,水名也。」據說冬天枯涸夏天流動,所以名為夏水。此外還用作朝代名、楚曆月名、地名等。
一說「」最初為中原古部落名,沿用為中國人的稱呼,也泛指中國;故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民族稱為「諸夏」,以別於四方「」、「」、「」、「」。徐灝:「夏時夷、狄始入中國,因謂中國人為夏人,沿舊稱也。」(參漢語大字典)
又「」字在馬王堆帛書中有借作「」,表示憂慮。《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不利於國,且我夏(憂)之。」參見「」。
」是「」的初文,本義是鬍鬚。借來表示必須。
甲骨文從「」,從◎象人的臉面,從「」象人的鬍鬚,「」是「」的初文。
因「」借為必須的須,故造「」字表示「」的本義。《說文》:「須,面毛也。从頁从彡。凡須之屬皆从須。」段玉裁改為「頤下毛也」。後來人面(◎)訛變為「」,故從「」從「」。
早期金文從「」,人面的兩邊都畫有鬍子,西周以後從「」從「」,「」象側立人形而突顯頭部,全字象人的面上長着鬍鬚。從「」、「」表示人形之意同。
甲骨文用作人名,金文除用作姓氏、人名、族徽外,多用為「」,是古代盛載食物的器皿。白㲽其盨:「白(伯)㲽(梁)其乍(作)旅須(盨)」。
」表示謹敬的樣子。
」從「」,「」聲,表示謹慎敬畏的樣子。《廣韻》:「頊,謹敬皃。」
林義光認為「」會一人謹慎地捧玉,虔敬之心見於顏面之形,本義是謹敬之貌。姑備一說。
金文或加從「」(頊豳盨),周名輝認為金文頊豳盨的字形是從「」從「」。
金文表示取信,大克鼎:「頊于上下」。《風俗通.皇霸》引《尚書大傳》云:「頊者,信也。」上下取信,表示君臣相得(參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又用作人名。頊豳盨:「頊豳乍(作)旅盨。」
金文從「」從「」,「」是聲符,「」是意符。「」象人形而強調頭部,「」是容貌的「」的本字,故從「」,本義是容貌。
金文從「」從「」,「」是聲符,「」是意符。「」象人形而強調頭部,「」是容貌的「」的本字,故從「」,本義是容貌。《說文》:「頌,皃也。从頁公聲。𩔜,籒文。」
徐鍇《說文解字繫傳》:「此容儀字,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也,故通作頌,後人因爾亂之,定此以為歌頌字。」《周禮.卿大夫》:「四曰和容」,鄭玄注:「與頌同。」後來以「」表示容貌,而以「」表示頌揚。
金文表示頌揚,蔡侯盤:「威義(儀)遊遊,霝(靈)頌託商。」「靈頌託商」表示依託《商頌》那樣的頌揚得體,以善頌吳王(于省吾)。又用作人名。頌鼎:「王乎(呼)史虢生(甥)冊令(命)頌。」又用作土地單位,典籍作「」。𤼈鐘:「武王則令周公舍(捨)㝢(宇),以五十頌處。」「」等於十個方里。《司馬法》:「井十為通。」「」與「」同音通用,「」與「」均從「」聲(唐蘭),故可相通。
楚簡用作本義,《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簡21:「好其頌」,即「好其容」,喜歡其容貌之意。
西周金文從「」從「」,「」象房屋,象一人在屋內獨處(季旭昇),有單獨、孤獨之意,本義是獨居無伴,引申為少。戰國金文從「」兩側加飾筆。
西周金文從「」從「」,「」象房屋,象一人在屋內獨處(季旭昇),有單獨、孤獨之意,本義是獨居無伴,引申為少。戰國金文從「」兩側加飾筆。
金文表示女子喪夫,毛公鼎:「迺敄(侮)鰥寡」,《孟子.梁惠王上》:「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又表示少,杕氏壺:「多寡不訏」,郭沫若:「似言壺之容量有一定,無多寡之縣差,或者于當時之量,恰受一斗也。」又用作自稱,春秋以後王侯或自稱「寡人」,中山王鼎:「敬順天德,以左右寡人。」又用作人名。
《說文》:「寡,少也。从宀从頒。頒,分賦也,故爲少。」段玉裁注:「引伸之凡倮然、單獨皆曰寡。」
金文從「」,「」聲,用作人名。善夫山鼎:「用乍(作)朕皇考弔碩父尊鼎。」
《說文》:「碩,頭大也。从頁石聲。」段玉裁注:「引伸爲凡大之偁。《釋詁》、《毛傳》皆曰:『碩,大也。』」
」字金文從「」從「」從「」從「」,「」象突顯頭部的人形,下加足趾,強調以腳踐踏之形,「」用來表示鞋子,古人認為鞋子像一條船,全字象人穿着鞋子行走、踐踏,本義是踐踏、踏勘,又表示鞋子。
」象一人穿鞋行走、踐踏之形,故有鞋子之意。古人和今人常常把「」比喻為船隻,因為其形狀酷似。
」字金文從「」從「」從「」從「」,與《說文》古文形近,「」象突顯頭部的人形,下加足趾,強調以腳踐踏之形,「」是鞋子的形訛(張世超),象穿着鞋子行走、踐踏,本義是踐踏、踏勘。
金文表示踐踏,踏勘疆界、勘察地界之意,五祀衛鼎:「帥履裘衛厲田四田」。意思是給裘衛踏勘邦君厲的四畝田。
《說文》:「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一曰尸聲。凡履之屬皆从履。𩕎,古文履从頁从足。」
金文最初從「」從「」,以手掩面,表示心情愁悶。本義是擔心、擔憂。
金文最初從「」從「」,以手遮蓋臉面,表示憂心忡忡,心情愁悶。後來從「」從「」,寫作「𢝊」,與「」古文同,「」象人形而突出頭臉,會憂思愁緒展現於顏面之意;徐鍇:「𢝊形於颜面,故从頁。」本義是擔心、擔憂。
」、「𢝊」、「𢚧」實乃一字,《說文》:「憂,和之行也。从夊𢚧聲。《詩》曰:『布政憂憂。』」《說文》:「𢝊,愁也。从心从頁。」朱駿聲:「經傳皆以憂為之,而𢝊字廢矣。」《爾雅.釋詁下》:「憂,思也。」邢昺疏:「憂者,愁思也。」
一說「」應從「」,「」省聲,為「」字的演變而加心旁(高源縉)。金文「」假借作「」,參見「」。
金文表示憂慮,毛公鼎:「我弗乍先王憂」。中山王鼎:「以𢝊(憂)勞邦家」,[妾子]𧊒壺:「大去型罰,以𢝊(憂)氒民之隹(唯)不辜。」意謂大力免除刑罰,以憂心、體恤無罪的人民。
馬王堆帛書「」字從「」、「」,又有省去心旁,借「」為「」,參見「」、「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