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乚 (主部件) 共 4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4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甲金文「」從「」,小短畫指示刀鋒所在,是鋒芒的「」的本字(林潔明)。借為逃亡、死亡等。
甲金文「」字從「」,以一短畫指示鋒芒之所在,是鋒芒的「」(「」)的本字(林潔明)。逃亡、死亡、有無等是假借之義。
甲骨文假借為有無之「」,「往來亡(無)災」。金文表示滅亡,中山王方壺:「邦亡身死」。又假借為「」,中山王方壺:「曾亡(無)一夫之救」。又通作忘記之「」,弔家父簠:「哲德不亡(忘)」,又用作人名。
《說文》:「亡,逃也。从入从乚。凡亡之屬皆从亡。」
金文「」從「」,「𡈼」聲(「」、「」),或改聲符為「」(增「」在「」旁而成)。「」是堂下至門之間的無蓋空地,故從「」象堂下空地。本義是堂前空地。
金文「」從「」,「𡈼」聲(「」、「」),或改聲符為「」(增「」在「」旁而成)。「」是堂下至門之間的無蓋空地,故從「」象堂下空地。本義是堂前空地。「𡈼」從人從土,象人站立於土地上,亦是「」的聲符。「」即人站立於廷中之意。小篆仍從「𡈼」,後來漢字隸變後訛從「」。《說文》:「廷,朝中也。從廴,𡈼聲。」
古者臣見君,君南面坐於堂上,堂亦稱「」,臣北面立於堂下廷中,故統稱「朝廷」(林義光),後世加「广」作「」。《論語.鄉黨》:「其在宗廟朝廷」邢昺疏:「朝廷,布政之所。」「」是君王上朝布政的地方,是進行冊命禮的主要場所。頌鼎:「宰引右頌入門,立中廷。」散氏盤:「氒受圖夨王于豆新宮東廷」。「」又為動詞,表示朝見,「不廷」即是背叛不朝,如毛公鼎:「率褱不廷方」,「不廷方」即不朝之國。文獻作「」,《尚書.周官》:「惟周王撫萬邦,巡侯甸,四征弗庭」《左傳.隱公》:「以王命討不庭」。
」從「」,「」聲,本義是隱匿。
」表示隱匿,《說文》:「匽,匿也。从匸,妟聲。」
」最初從「」從「」從「」,「」是聲符,「」象室外的廷地,張世超等認為「」會女子站在廷中日下之意。
金文表示喜樂,典籍作「」或「」,秦公鎛:「以匽皇公,以受大福」,沇兒鎛:「以匽以喜,以樂嘉賓,及我父兄庶士。」邾公牼鐘:「以樂其身,以匽大夫,以喜者(諸)士。」又用作國名和地名。
甲金文「」從「」從「」從「」,「」小篆變為「」。「」象手形,全字象手持木柱,有所樹立之貌,本義是樹立。
甲金文「」從「」從「」從「」,「」小篆變為「」。「」象手形,全字象手持木柱,有所樹立之貌,本義是樹立。甲骨及早期金文如□建觚、小臣□鼎「」字是初文,不從「」而從「」,象一人手持木柱樹立於庭隅內,示建立之義。為了樹得正,往往需要有人把它扶住,故從「」;蔡侯鐘銘的「」字從「」,可能有樹物於土上的用意(裘錫圭)。後期金文改從「」,以手形(「」)為「」之省,強調以手興建之動作。當「」改寫為象手形的「」,手形和木柱便寫得和「」字十分相似。「」、「」二形在古文字中往往不別。所以「」後來寫作從「」。「」中之「」本來表示手持木柱,與表示持筆書寫之「」字起源和意義均有異,參見「」。
卜辭中「」用為地名,如「王卜,在建」。金文除用於早期氏族徽號、人名外,還表示建立之意。如小臣□鼎:「□公建匽(燕)」,蔡紐鐘:「建我邦國」,《周禮.天官.冢宰》:「惟王建國」;《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鄭玄注:「建,立也。」
《說文》:「建,立朝律也,從聿,从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