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古 (主部件) 共 11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古 | 後期金文漸漸線條化,上部變為「十」形,為小篆所本。 甲骨文用為貞人名、地名,金文表示過去,與「今」相對,牆盤:「曰古文王,初𢿐龢于政。」又用作連詞,典籍作「故」,大盂鼎:「古(故)天異臨子」。又用作地名,「尃古」即「蒲姑」,在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北。 《說文》:「古,故也。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凡古之屬皆从古。𠖠,古文古。」參見「十」及參見「盾」。 | |||||||||||||
固 | 金文用作人名,中山王圓壺:「孫固」。 | |||||||||||||
姑 | 金文用作本義,女子稱夫之父母為姑公,遲盨:「用亯孝于姑公」。《呂氏春秋.遇合》:「於是令其女常外藏。姑妐知之,曰:『為我婦而有外心,不可畜。』因出之。」又表示父之姐妹,即姑母,復公子簋:「乍我姑登孟媿賸(媵)簋,永壽用之」。《爾雅.釋親》:「父之姊妹曰姑」(參金文形義通解)。 《說文》:「姑,夫母也。从女古聲。」段玉裁注:「《釋親》曰:婦偁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 | |||||||||||||
居 |
| 另一種出現於戰國以後,從「尸」,「古」聲,「尸」象人形。金文用作姓氏、人名,九年呂不韋戟:「東工守文居」。又用作地名。鄂君啟車節:「居鄵(巢)」。 戰國竹簡和漢帛書「居」、「處」可通,《郭店楚簡.老子丙》:「戰勝則以喪禮居之」,今本和漢帛書《老子》「居」作「處」。 《說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踞,俗居从足。」段玉裁注:「說文有凥,有居。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凡今人居處字古衹作凥處。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衹作居。」又云:「今字用蹲居字爲凥處字。而凥字廢矣。又别製踞字爲蹲居字,而居之本義廢矣。」 | ||||||||||||
沽 | 《說文》:「沽,水。出漁陽塞外,東入海。从水古聲。」 | |||||||||||||
故 | 又用作連詞,連接結果分句,中山王方壺:「故邦亡身死」,「故辭豊(禮)敬則賢人至。」又用作人名。 《說文》:「故,使爲之也。从攴,古聲。」 | |||||||||||||
胡 | 「胡」指動物下巴至頸下的垂肉,由於動物下巴多有鬚,故頷下的鬚也可以稱「胡」,後來才加「髟」分化出「鬍」,專門表示鬍子。《史記.孝武本紀》:「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胡髯」即頷下的鬚。《中華大字典》:「胡,俗謂鬚曰胡子」,「胡子」當是「鬍髭」的記音(參王鳳陽)。 「胡」又用作秦漢之後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後來「胡」成為北方、西方民族,甚至外來物品的通稱,如胡琴、胡笛、胡麻、胡椒、胡蘿蔔等。 金文用作人名,七年相邦鈹:「右庫工帀(師)吏筡胡」,「工師」是官名,負責監管鑄造工作,「筡胡」是人名。 漢帛書表示疑問,詢問原因,即為甚麼,《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103行:「令尤(疣)者抱禾,令人嘑(呼)曰:『若胡為是?』應曰:『吾尤(疣)。』置去禾,勿顧。」「疣」是一種皮膚病,意謂命令患疣病的的人抱禾,發命令的人說:「你為甚麼這樣?」回應說:「我患了疣病。」放下禾穀,不要回頭看。《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燕王章》第51行:「王曰:「然則仁義不可為與?」對曰:「胡為不可。」大意是說燕王問蘇秦仁義是不是不可為?蘇秦回答說「胡為不可」,即為甚麼不可以。 | |||||||||||||
祜 | 《說文》:「祜,上諱。」徐鉉等曰:「此漢安帝名也。福也。當从示,古聲。」 | |||||||||||||
辜 |
| 「辜」的本義是重罪。《說文》:「辜,辠也。从辛,古聲。」段玉裁注:「按『辜』本非常重罪,引申之,凡有罪皆曰『辜』。」金文用其本義, [妾子]𧊒壺:「以憂氒(厥)民之隹(罹)不[古死](辜)。」意謂憂其民遭遇冤屈。(張政烺)又如《左傳.成公十七年》:「若殺不辜,將失其民,欲安,得乎?」 「辜」可表示肢解、分裂。如《周禮.秋官.掌戮》:「凡殺其親者,焚之;殺王之親者,辜之。」鄭玄注:「辜,謂磔之。」《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於市。」「辜」、「磔」皆表示分裂肢體。 「辜」還表示禍害。如《漢書.王莽傳下》:「遂令天下城邑為虛,丘壟發掘,害徧生民,辜及朽骨,自書傳所載亂臣賊子無道之人,考其禍敗,未有如莽之甚者也。」又作名詞,表示災禍。如《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光武初,烏桓與匈奴連兵為寇……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於郡縣損壞,百姓流亡。」 「辜負」表示對不住、虧欠,亦作「孤負」。如《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裴松之注引晉陳壽《益部耆舊傳》:「臣當值聖明,受恩過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唐代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頃者至忠,而今日受賂,辜負聖主,憂及慈親,誠足痛恨。」 | ||||||||||||
鈷 | 「鈷」字金文是「簠」的異體,參「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