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 |
|
UTF-8 | E6 88 9A |
---|---|
大五碼 | B1AD |
倉頡碼 | 戈竹卜一火 |
Matthews | 575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406;(二版)1510 |
康熙字典 | 340 |
Unicode | U+621A | |
---|---|---|
GB2312 | 3861 | |
四角號碼 | 5320.0 | |
頻序 A/B | 2121 | 1877 |
頻次 A/B | 347 | 195 |
普通話 |
q![]()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戚 | 戉也。从戉,尗聲。〔倉歴切〕 (267 / 267) | 戉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骨文象一種刃部有齒牙(以◎表示)的斧鉞類兵器。 24 字 詳解: 「戚」字甲骨文象一種戉形兵器,其上有牙狀突出物,多用作禮器。《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大武」是一種樂舞,意謂舞者拿着紅色的盾牌和玉斧,戴上帽子而跳大武這種舞。發展到金文,早期從「戈」,「尗」聲,後期從「戉」,「尗」聲,由象形字變為形聲字。《說文》:「戚,戉也。从戉,尗聲。」《詩.大雅.公劉》:「干戈戚揚」,毛亨傳:「戚,斧也。揚,鉞也。」 「戚」是威武的兵器,齒刃鋒利,可以傷人,所以又用來表示憂戚、憂慮,《論語.述而》:「小人長戚戚」。後來才加「心」旁造出本字「慼」,《說文》作「慽」,簡化字推行以後,「慼」和「慽」又作為異體併入了「戚」字(參裘錫圭)。 甲骨文表示斧鉞類兵器,用作祭祀的禮器,《屯南》4554:「叀戚、庸用」,表示用戚、大鐘(行禮)。 金文用作姓氏,戚姬簋:「戚姬乍(作)寶尊簋」,「簋」是盛食物的器皿,意謂戚姬鑄造了寶貴的簋。 戰國竹簡表示憂傷,《上博竹書一.性情論》簡19:「戚然以終」,表示以憂傷結束。又通假為「造」,用作人名,《郭店簡.尊德義》簡7:「戚(造)父之御馬也」,「造父」是古代著名的善於駕馭車馬的人。又假借「就」字來表示「戚」,《郭店簡.六德》簡48:「新(親)就(戚)遠近」。 漢帛書表示親戚,《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148行:「笱(苟)有利焉,不顧親戚弟兄,若禽守(獸)耳。」《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288行:「親戚父母妻子」。 604 字 相關漢字: 戈,尗,戉,心,慼,慽,簋,造,就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32 | 周p59 | ||||
李p289 | 何p233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戚」字下錄有17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 ||
---|---|---|
戚睦涇巡司 | (1/1)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休戚相關, 休戚與共, 皇親國戚, 自貽伊戚, 王公貴戚… | (5/61)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房, 遽, 皇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sorrowful, sad |
n. | relative; a surname |
瀏覽次數: 4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