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冂 (主部件) 共 4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4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金文象高出地面之形,是「」的初文(唐蘭),本義是高堂。
金文象高出地面之形,是「」的初文(唐蘭),本義是高堂。「」與象坎陷之形的「」字可對比,甲金文「」字從「」象高堂上有建築之形(陳劍),參見「」。《楚辭.招魂》:「高堂邃宇」,王逸注:「言所造之室,其堂高顯。」「」、「」、「」、「」等皆從「」聲。
金文通假為「」,表示下身的衣服,大盂鼎:「冂(裳)、衣、巿、舄」,指下裳、上衣、蔽膝(古代朝覲、祭祀時蓋於衣裳上的服飾)、鞋子。復乍父乙尊:「冂(裳)、衣、臣、妾、貝」。
金文「」字讀同「」,與《說文》讀同「」的「」字是同形異字。
《說文》:「冂,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凡冂之屬皆从冂。冋,古文冂从囗,象國邑。坰,冋或从土。」
甲金文從「」從兩短橫從「」,「」是「」的初文(唐蘭、陳劍),象高出地面的堂基,「」字是在「」上部加「」、「」分化出來。因為「」是高於地面,故「」有高尚之義,引申為崇尚,假借為尚且。
甲金文從「」從兩短橫(後豎起來成為「」)從「」,「」是「」的初文(唐蘭、陳劍),象高出地面的堂基,「」字是在「」上部加「」、「」分化出來。因為「」是高於地面,故「」有高尚之義,引申為崇尚,假借為尚且。
春秋戰國文字在「」所從的「」中間加一圓點為飾,圓點後來伸展為短橫或短豎。短豎和「」至小篆訛變為「」。
金文表示崇尚,中山王方壺:「可灋可尚」,表示可以效法,可以崇尚。又表示尚且、還(陳初生),弔䟒父卣:「母(毋)尚為小子」,表示不要還是處於小子的階段。又通假作表示常法的「」,陳侯因[次月]敦:「永為典尚(常)。」《易.繫辭下》:「既有典常。」《國語.越語下》:「無忘國常」,韋昭注:「常,舊法。」又通假作表示守護的「」,冶仲考父壺:「子子孫孫永寶是尚(常)。」《詩.魯頌.閟宮》:「魯邦是常」,鄭玄箋:「常,守也。」又用作人名。
漢簡用作「」,表示登,《銀雀山漢簡.晏子.一三》:「景公令脩(修)茖(路)𡨦(寢)之臺,臺成,公不尚(上)焉。」表示臺建成後,景公不肯登上去。
」是從表示堂基的「」分化出來,表示高尚的本義,引申之,登上堂基又叫「」,這一意義的「」傳世文獻多寫作「」,「」、「」是音義密切相關的同源詞。中山王方壺表示上下的「」加注「」字,成為雙聲字,「」既是聲符,又是義符。
《說文》:「尚,曾也。庶幾也。从八,向聲。」
」字後來成為許多字的聲旁,如「」、「」、「」、「」、「」等。
甲金文從「」從◎,「」象高於地面的堂基之形,「」象建築在臺基上的樓觀,本義是高高的樓臺。引申為崇高、高尚、高貴的高。
甲金文從「」從◎,「」象高於地面的堂基之形,「」象建築在臺基上的樓觀,本義是高高的樓臺。引申為崇高、高尚、高貴的高。《說文》:「高,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囗,與倉、舍同意。凡高之屬皆从高。」
可能因為高處便於遠眺,故「」又有遠義。後加「」形以區別於「」字,一說「」象屋下層的窗戶(孔廣居)。參見「」。
甲金文用作地名。又表示遠,《屯南》1102:「高且(祖)」,史牆盤:「青(靜)幽高且(祖)」,「高祖」即遠祖。秦公簋:「高引又(有)慶」,「」有長久之意,表示長遠有吉慶福善之意。金文以「」為人名、地名,疑取其崇高之義。如噩君啟舟節:「高丘」,地望不詳,疑因該地山高而得名。
漢帛書表示高矮之高,《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臺室則崇高,汙池則廣深。」又云:「故《詩》曰:『高丘之下,必有大峽;高臺之下,必有深池。』」
金文從「」從「」,「」是「」的初文,象高於地面的堂基。本義是高大的方形土臺、堂基,引申為房屋。
金文從「」從「」,「」是「」的初文,象高於地面的堂基。本義是高大的方形土臺、堂基,引申為房屋。
金文在「」上增「」形飾筆,又增「」為意符,表示用土築成,隸定作「」,與《說文》古文同形。後來加「」,變為從「」,「」聲的形聲字。後來「」形訛變為「」,純屬形體相混。
《玉篇》:「堂,土為屋基也。」《禮記.檀弓上》:「吾見封之若堂者矣」,鄭玄注:「形四方而高。」
金文表示殿堂,中山王兆域圖:「王坣(堂)方二百尺」,「夫人坣(堂)方百五十尺」,指中山王陵中,王的享堂(即祭堂)面積為二百尺,夫人的享堂面積為五十尺。又通假為「」,表示當作,鄂君啟車節:「女(如)檐(擔)徒,屯廿檐(擔)以堂(當)一車」,表示如果是挑擔的刑徒,累積(刑徒所挑的)二十擔為一車。
戰國竹簡通假作「」,表示對着,《上博竹書.性情論》簡11:「豊(禮)作於情,或興之,堂(當)事因方而制之」,表示禮制初興起之時,是針對事情和依據一國的風土民情來制定的(陳偉)。
《說文》:「堂,殿也。从土,尚聲。坣,古文堂。㙶,籒文堂从高省。」段玉裁注:「古曰堂,漢以後曰殿。古上下皆偁堂,漢上下皆偁殿。」
」由高大的堂基引申有高大、盛大之義,《孫子兵法.軍爭》:「勿擊堂堂之陳」,曹操注:「堂堂,大也。」今天俗語仍說「堂堂男子漢大丈夫」、「相貌堂堂」、「儀表堂堂」等,其義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