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甲骨文象一個人頭頂上頂著一個「
甾」,兩手上舉捧著,會頂戴之義。「
甾」可能兼作「
戴」的聲符。(周忠兵)
50 字
詳解: 甲骨文象一個人頭頂上頂著一個「
甾」,兩手上舉捧著,會頂戴之義。「
甾」可能兼作「
戴」的聲符。金文把頭上所頂的「
甾」換成了「
皿」,又加注「
戠」聲。至戰國時期,又寫作從「
首」,從「
戠」聲。(周忠兵)
簡帛文字既有從「
首」,從「
戠」聲的「
戴」字,見《清華貳.繫年》。又有寫作從「
首」,從「
弋」聲或「
之」聲的異體。這些異體的聲符皆寫在上面,大概是因為所戴的東西都在頭上面。(沈培、蘇建洲)至秦漢時出現從「
異」從「
𢦏」的字,應分析為一個雙聲字,後為《說文》小篆所本。(周忠兵)
甲骨文「
戴」多用於貞問下雨的卜辭中,周忠兵認為可能用作虛詞。如《合集》11921:「不其雨,帝戴……」
金文「
戴」讀為「
熾」。如史牆盤「櫅角戴(熾)光」,「熾光」意謂昌熾有光,表示興旺昌盛之意。(參裘錫圭)
「
戴」字表示頭上戴著的例子如《上博竹書六.慎子曰恭儉》簡5「首戴茅芙(蒲)」,又見《國語.齊語》:「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於田野。」韋昭注:「茅蒲,簦笠也。」(劉建民、劉洪濤)又如《山海經.西山經》:「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勝」指華勝,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
「
戴」還表示擁護、愛戴。如《左傳.文公十八年》:「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戰國策.燕策一》:「諸侯戴齊,而王從之,是名卑也。」
597 字
相關漢字: 甾,
皿,
戠,
首,
弋,
之,
異,
𢦏,
熾,
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