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耳 (主部件) 共 1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耳朵之形。
甲金文象耳朵之形。《說文》:「耳,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屬皆从耳。」卜辭「」用為本義,如「疾耳」即耳有疾;又用為人名、方國名。金文用為人名,如亞耳且丁尊:「亞耳乍且丁[阝尊]彝」。耳字多見於早期金文,亦有用於族徽文字,作為氏族的標記,如耳[彳夂大亍]父癸簋。耳作為部首之一,凡從耳之字多與聽覺有關。
先秦典籍中「」借為語氣助詞,位於句末,表示限止、決定,肯定或語句的停頓、結束。《論語.陽貨》:「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甲、金文從耳從又,象手持耳形,本義為持取。
甲、金文從耳從又,象手持耳形,本義為持取。古時戰爭捕獲俘聝,割耳計數、記功,引伸為一切取獲之義。《說文》:「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參「」字。
卜辭有取得之義,如「取牛」、「取馬」;又從拿取引伸為嫁娶,乃「」之初文,如「乎取[酉大]女子」。參見「」。《詩經.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金文表示拿取、收取、選取等,如晉姜鼎:「取厥吉金」;又用為地名、人名。
金文從「」從「」,「」是形符,「」是聲符,「」是弓末之彎曲處。
金文從「」從「」,「」是形符,「」是聲符,「」是弓末之彎曲處。
金文用作本義,師湯父鼎:「象弭、矢臸(箭)」。「象弭」是用象牙製造的弓弭,《詩.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魚服。」毛亨《傳》:「象弭,弓反末也,所以解結也。」鄭玄《箋》:「弭,弓反末彆者,以象骨為之。」孔穎達《疏》引孫炎曰:「弭,弓稍之名,以象骨為之,是弓之末。」金文又用作國名,弭弔盨:「弭弔(叔)乍(旅)盨。」
《說文》:「弭,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从弓耳聲。」
金文從「」從「」,構形初義不明,林義光認為象耳聞火聲,儆儆然也。
金文從「」從「」,構形初義不明,林義光認為象耳聞火聲,儆儆然也。
金文有「耿光」一詞,表示光輝、光明,毛公鼎:「亡不閈于文武耿光」,表示無不表彰文王武王的光輝業績。禹鼎:「敢對揚武公不顯耿光」,表示稱揚武公的顯赫光烈。《尚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以揚武王之大烈。」
《說文》:「耿,耳箸頰也。从耳,烓省聲。杜林說:耿,光也。从光,聖省。凡字皆左形右聲。杜林非也。」按杜林說與金文辭例意義吻合。
金文借「」為「」,如克盨:「朋友婚遘」,字形與《說文》籀文「𡕽」相近。「」為後起形聲字,參「」、「」。《說文》:「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聲。𡕽,籒文婚。」「」除了指結婚、因婚姻而成的夫妻關係外,古時還表示女方的家庭,又表示妻子的父親。
甲金文與篆文皆從二「」,本義為豎起耳朵靜聽,以示安靜之義,後引申為平安穩妥。
甲金文與篆文從二「」,本義為豎起耳朵靜聽,以示安靜之義,後引申為平安穩妥。《說文》:「聑,安也。从二耳。」段玉裁注:「聑,安也。〈長笛賦〉曰:『瓠巴聑柱。』从二耳。會意。二耳之在人首,帖妥之至者也,凡帖妥當作此字。帖,其叚借字也。」
卜辭用作地名,見於《合集》36943:「才(在)聑」。
金文用作族名,如父辛鼎:「聑父辛」。
甲骨文從人從耳從口,象人形而突出耳朵,旁邊有口,象音聲出之口,而入之於耳。本義為聽聞,由聽聞廣博會通達之意,進而引伸為聖賢、聖德。
甲骨文從人從耳從口,象人形而突出耳朵,旁邊有口,象音聲出之口,而入之於耳。本義為聽聞,由聽聞廣博會通達之意,進而引伸為聖賢、聖德。吳大澂云:「聖,聲也,通也,聞聲知情謂之聖,聖、聲古通。」古「」、「」、「」三字同源,形近義通,皆從口、耳會口言而耳聽之之意,而金文多以「」字表聽聞之義。早期金文與甲骨文相同,西周中期以後「」字多從耳從口從「𡈼」聲。耳下人形漸訛為「𡈼」,象人挺立於土上。耳上或又加「」,可能受「」之甲骨字形影響,參「」。聖亦有省人形作[耳口];或於[耳口]下加兩點兩畫(◎)之飾筆;或從人從耳從兩口,與「」甲文形近;皆無損聽聞之義,參「」。《說文》:「通也,从耳,呈聲。」《風俗通》:「聖者聲也,通也。言其聞聲知情,通於天地,調暢萬物。」
卜辭、金文用作聽聞之聽;金文又表示聖智、聖王,中山王□鼎:「夫古之聖王,敄(務)才(在)[目又](得)孯(賢)。」師望鼎:「王用弗忘聖人之後。」王孫鐘:「肅悊(哲)聖武,惠于政德,淑于威義(儀)。」「聖武」即是聖明英武。而「聖[走喪](爽)」乃金文習語,表示聖智爽明,如[疒興]鐘:「夙夕聖[走喪](爽)」。
金文從「」,「」聲,表示聘問,指古代諸侯間互相派使者訪問。商鞅量:「十八年,齊遣卿大夫眾來聘。」《說文》:「聘,訪也。从耳甹聲。」
甲金文從「」從「」,象以戈割耳。古時戰爭殺敵,割取敵人首級,以計數論功,為了攜帶方便,改為割取左耳,本義是割耳,引申為俘獲。
甲金文從「」從「」,象以戈割耳。古時戰爭殺敵,割取敵人首級,以計數論功,為了攜帶方便,改為割取左耳,本義是割耳,引申為俘獲。參見「」。金文訛變為從「」聲。《說文》:「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為俘聝。』从耳,或聲。馘,聝或从首。」《字林》:「截耳則作耳傍,獻耳則作首傍。」「」指截耳,「」指獻首,兩者常通用,又是一字的異體,先秦經傳多作「」。《詩.皇矣》:「執訊連連,攸馘安安。」毛傳曰:「馘,獲也。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
甲骨、金文字形有爭議,甲骨有兩種字形,第一種從戈從耳,取義於以戈斷耳,與商代銘文相合(于省吾、姚孝遂)。第二種字形從戈從目從◎,象軍戰斷首繫於戈纓之上,古文字偏旁多以目代首,此形乃《說文》或體「」字所本(李孝定)。兩種字形卜辭皆用為人名或地名,未見有斷耳、斷首之義。
商代金文亦有從耳從戈之形,應為氏族徽號。西周以後,金文「」從戈從倒首之形,學者多以為從或從爪(孫詒讓),一說從戈從爪(吳大澂),一說與「」字相同(劉心源、丁佛言);張世超等認為從戈從倒首之形,後頭形漸省去,剩下倒垂之髮,「」字中的口是頭形的簡化,此說似較可取,可與《說文》或體「」互參。金文「」用作名詞,表示割取之首級或斷耳。如[冬戈]簋:「隻(獲)聝百」,虢季子白盤:「𧻚𧻚子白,獻聝于王。」小盂鼎:「隻(獲)聝四千八百□二聝」。
甲骨文象人以手掩口,聳耳以聽之形,會聽聞之意。(于省吾)戰國時期出現形聲字,或從「」,「」聲,與《說文》古文相合;或從「」,「」聲的字形,屬於秦系文字,沿用至今。
甲骨文象人以手掩口,聳耳以聽之形,會聽聞之意。(于省吾)部分字形「」旁或「」旁有兩點,一說用來表示將入耳之聲音。(張世超等)金文的耳形脫離了人形,兩點演變為像「」或「」,人的腳下加上「」形(後又訛為「」形)。戰國時期出現形聲字,或從「」,「」聲,與《說文》古文相合;或從「」,「」聲的字形,屬於秦系文字,沿用至今。《說文》:「聞,知聞也。从耳,門聲。䎽,古文从昏。」
甲骨文表示知聞,如《合集》2422:「匕(妣)己聞。」「匕(妣)己弗聞。」貞問商王先妣有沒有聽到。「」引申表示消息。如《合集》6077:「𢀛方亡聞。」指𢀛方沒有消息。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聽聞,如盂鼎「我聞殷述(墜)令(命)」、中山王鼎「寡人聞之」。又表示聲音、聲名傳揚,如䣄王子鐘;「其音悠悠,聞于四方。」王孫誥鐘:「肅折壯武,聞于四國。」
」讀為「」,「」、「」同源,欲聞則問,既問則聞,王念孫言:「『聞』即『問』字也,言不問,則所知之事少也」金文裡表示朝問、聘問,如陳侯因[次月]錞「朝聞(問)者(諸)侯」。「」也假借為昏庸之「」,如毛公鼎:「余非庸又聞(昏),女(汝)母(毋)敢妄(荒)寍(寧)。」又假借為「」,如善夫克盨:「隹(唯)用獻于師尹、倗(朋)友、聞(婚)遘(媾)。」「婚媾」即姻親之義。
文獻裡「」用本義的例子很多,如《尚書.君奭》:「我聞在昔成湯既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上博竹書五.君子為禮》簡3:「[虍壬](吾)新(親)𦖞(聞)言於夫子。」
」表示消息、見聞。如《論語.季氏》:「友直,友諒,友多聞。」《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9:「古(故)君子多𦖞(聞),齊而守之。」今本《禮記.緇衣》作「故君子多聞,質而守之」。
」也表示被聽到,即有名、聞名。如《郭店簡.語叢四》簡24:「唯(雖)㦷(勇)力聞於邦不女(如)材。」《史記.五帝本紀》:「舜年二十以孝聞。」
」表示傳播、傳揚。如《詩.小雅.鶴鳴》:「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毛傳:「言身隱而名著也。」《管子.牧民》:「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
」表示嗅。如《韓非子.十過》:「共王駕而自往,入其幄中,聞酒臭而還。」《論衡.四諱》:「故鼻聞臭,口食腐,心損口惡,霍亂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