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4
(7)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9 82 A6
大五碼 A8B9 
倉頡碼 手十弓中 
Matthews 4910 
漢語大字典 (一版)3756;(二版)4004  
康熙字典 1197 
Unicode U+90A6
GB2312 1678 
四角號碼 5702.7 
頻序 A/B 1396  1418 
頻次 A/B 1008  388 
普通話 bng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22/229
(部件樹)
其他:
甲骨
字例: 6/7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25/25
其他
字例: 20/20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國也。从邑,丰聲。〔博江切〕𤰫,古文。 (131 / 127) 𨚦 𤰫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39 博江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骨文從「」從「」,象種樹於田界之上,以為疆界。金文從「」從「」,「」下或從「」。「」的本義是邦國、國家。
60 字

 詳解: 甲骨文從「」從「」,象種樹於田界之上,以為疆界。字形與《說文》的古文相近,王國維以為古文上部的「」形是「」之譌。金文從「」從「」,「」下或從「」。參見「」、「」。

  「」的本義是邦國、國家。甲骨文用本義,如《合集》846:「鼎(貞):𢎥(勿)𠦪(禱)年于邦土。」「邦土」即「邦社」,意謂邦國的土地之神。

  金文亦用本義,如史牆盤:「匍(撫)有上下,䢔(會)受萬邦。」意謂擁有上天下地和四方萬國。(參裘錫圭)又如盠方彝:「天子不叚不其萬年保我萬邦。」

  戰國竹簡也表示邦國,如《郭店簡.老子乙》簡17:「攸(修)之邦,丌(其)惪(德)乃奉(豐)。」意謂推廣至國家,他的德行就會豐盛。傳世本《老子.第五十四章》作「修之於國,其德乃豐」,避漢高祖劉邦名諱改「」為「」。又如《上博竹書二.魯邦大旱》簡1「魯邦大旱」,意謂魯國發生大旱災。

  古「」、「」為一字(王國維),「」也表示分封。如《上博竹書八.成王既邦》簡1「成王既邦周公二年」,「」讀為「」,意謂成王分封周公的第二年。又如《清華簡二.繫年》簡104:「改邦陳、蔡之君,囟(使)各復其邦。」表示改封陳國、蔡國的君主,使他們各自復國。傳世古書中的例子如《墨子.非攻下》:「唐叔與呂尚邦齊、晉。」
535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37 p178
邦交,邦國,舊邦,異邦
p146 p26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軍民宣慰使司, 水長官司 (2/2)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一言興, 多難興, 安定國, 一言喪, 懷寶迷 (5/43)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n. state; country; nation
瀏覽次數: 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