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堇 |
|
UTF-8 | E5 A0 87 |
---|---|
大五碼 | D4BB |
倉頡碼 | 廿中手一 |
Matthews | 1065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450;(二版)483 |
康熙字典 | 160 |
Unicode | U+5807 | |
---|---|---|
GB2312 | 6132 | |
四角號碼 | 4410.4 | |
頻序 A/B | 5360 | 5422 |
頻次 A/B | 8 | -- |
普通話 |
j![]()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堇 | 黏土也。从土从黃省。凡堇之屬皆从堇。〔巨斤切〕𡐳、𦻋,皆古文堇。 (290 / 291) | 堇 | 𡏳 𡎸 𦻍 𡐳 𦻋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堇」甲骨文從 ![]() 56 字 詳解: 姚孝遂認為 ![]() ![]() ![]() 甲骨從 ![]() ![]() 早期金文上承甲骨文,從 ![]() ![]() 金文「堇」表示美玉,為「瑾」之初文。頌鼎:「反入堇(瑾)章(璋)。」衛盉:「取堇(瑾)章(璋)于裘衛」。金文又用作「覲」,表示朝見;「勤」,表示勤勞;「謹」,表示謹慎;又用為國名、人名等。以上「瑾」、「覲」、「勤」、「謹」皆從「堇」聲,上古文字有限,故其初以「堇」表示,後來才加注義符分化出各字。 《說文》:「堇,黏土也。从土,从黃省。凡堇之屬皆从堇。𡐳、䒺皆古文堇。」 449 字 相關漢字: 熯,艱,火,^,土,瑾,覲,勤,謹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 | 周 | ||||
李p292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通「僅」字,意指數量不多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堇」字下錄有3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few, little; difficult |
n. | violet; aconite |
v. | to ask divine favour of rain by sacrificing human (arch.) |
瀏覽次數: 6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