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 |
|
UTF-8 | E6 88 91 |
---|---|
大五碼 | A7DA |
倉頡碼 | 竹手戈 |
Matthews | 4778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401;(二版)1504 |
康熙字典 | 340 |
Unicode | U+6211 | |
---|---|---|
GB2312 | 4650 | |
四角號碼 | 2355.0 | |
頻序 A/B | 17 | 8 |
頻次 A/B | 61492 | 57271 |
普通話 | w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我 | 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从戈从𠄒。𠄒,或說:古垂字。一曰:古殺字。凡我之屬皆从我。【徐鍇曰:从戈者,取戈自持也。】〔五可切〕𢦠,古文我。 (267 / 267) | 我 | 𢦠 |
形義通解 |
---|
略說: 甲金文象一把鋸。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 18 字 詳解: 甲金文象有鋸齒的長柄兵器,本義是一種鋸,或形近鋸的古兵器。假借為第一人稱代詞,表示自己。《說文》:「我,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从戈从𠄒。𠄒,或說:古(垂)[𠂹]字。一曰:古殺字。凡我之屬皆从我。𢦠,古文我。」 郭沫若認為象兵器的「我」即《詩經》與「斧」並舉的「錡」,「我」是「錡」的象形初文,指刃部有齒的鉞形武器。「我」所象的兵器,羅西章認為即是陝西扶風縣莊白村出土的三齒兵器,曾憲通、陳煒湛認為即曾侯乙墓出土的多戈戟。漢字中唯一保留了「我」兵器義的,大概只有「義」字(關子尹)。參見「義」。 甲骨文用為貞人名、國名。又用作複數第一人稱代詞,多為殷商之自稱,如《合集》9688:「我受年」,表示我們的禾黍會豐收,這是殷人貞卜自己國家農作物的收成情況。 金文除用作人名外,多用作第一人稱代詞,表示自己,毛公鼎:「虔夙夕叀(惠)我一人。」意謂朝夕虔敬輔助我一個人。 戰國文字也用作第一人稱代詞,《郭店簡.老子甲》簡31:「我無事而民自富」。《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0:「《詩》員(云):「皮(彼)求我則,女(如)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意謂《詩經》說:「君主請求我從政時,唯恐請不動我;等到我答應了,卻又不信賴、重用我」(季旭昇)。《清華簡二.繫年》簡24-25:「息侯弗順,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來伐我,我將求救於蔡,君焉敗之。』」又假借作「義」,《郭店簡.語叢一》簡22:「仁生於人,我(義)生於道」。 608 字 相關漢字: 斧,錡,義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35 | 周p59 | |||||
李p145 | 何p255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我」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你死我活, 惟我獨尊, 我行我素, 我見猶憐, 爾虞我詐… | (5/144)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卿, 褎, 爾, 虞, 你, 佤, 儂, 捨, 唯, 惟, 詐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my; our |
n. | saw-like weapon (arch.); self |
pron. | I, me; we, us |
瀏覽次數: 32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