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蒿 |
|
UTF-8 | E8 92 BF |
---|---|
大五碼 | BB55 |
倉頡碼 | 廿卜口月 |
Matthews | 2081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3267;(二版)3484 |
康熙字典 | 978 |
Unicode | U+84BF | |
---|---|---|
GB2312 | 6179 | |
四角號碼 | 4422.7 | |
頻序 A/B | 3921 | 4080 |
頻次 A/B | 40 | 9 |
普通話 | go ho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蒿 | 菣也。从艸,高聲。〔呼毛切〕 (26 / 20) | 艸 |
形義通解 |
---|
略說: 「蒿」從「艸」,「高」聲,本義是一種草名,即蒿草。 25 字 詳解: 「蒿」是草名,如青蒿、白蒿等,《說文》:「蒿,菣也。从艸,高聲。」蒿草喜生於低海拔、潮濕的河岸砂地、山谷、林邊。 「青蒿」的枝葉散發自然香氣,古人采摘作為蔬菜,野鹿也喜愛吃。《詩.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而中藥所用的青蒿,指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民間用其枝葉作醬料,或做酒餅(即酵母,用以發麵、釀酒、製醬等)。沈括《夢溪筆談》:「青蒿一類,自有二種:一種黃色,一種青色。」「黃花蒿」枝葉綠而淡黃,氣味辛臭,是適用於熱症的中藥,藥性寒峭,解暑清熱。而「青蒿」莖葉深青色,枝葉揉之極香,嫩葉及幼苗是良好的飼料(參《詩經植物圖鑑》頁221)。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之研究小組即從黄花蒿中提取了青蒿素,以對治瘧疾,並因此獲得2011年拉斯克奬臨牀醫學奬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奬。 而「茼蒿」即蓬蒿,菊屬植物,葉子長形,原產於地中海南岸。茼蒿在歐洲原本是庭園中美麗的觀葉植物,但在宋朝引進中國後,卻成為餐桌上美味的佳餚(參維基百科)。現在「茼蒿」是香港人秋冬打邊爐(即吃火鍋)時常吃的菜。 甲骨文或從「林」或從二「林」,金文或從「艸」,古文字「林」、「茻」、「艸」作為偏旁可通用。甲骨文表示施肥,《合集》29375:「其蒿田。」朱歧祥認為「蒿」借為「膏」,表示施肥以增地力。金文用作地名,即「鎬京」,是西周的國都,參見「鎬」。 613 字 相關漢字: 艸,高,林,茻,膏,鎬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33 | 周p148 | |||||
李p253 | 何p238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蒿」字下錄有13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桑弧蒿矢, 蒿目時艱, 殺人如蒿, 傷心蒿目, 簪蒿席草… | (5/27)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焄, 茵, 藾, 蔞, 艾, 莪, 茼, 蔒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celery wormwood; wormwood; Artemisia carvifolia |
v. | to vaporize; to worry; to weed |
瀏覽次數: 8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