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金文從「
言」,「
午」聲,或於「
言」中加一點改從「
音」,本義疑為答應、認可。後又指可能,或用以表示估量的數字。
54 字
詳解: 一說以為「
午」亦是意符,「
午」象搗粟之杵,字的本義為舂穀時送杵之聲,後假借為許可之「
許」(楊樹達、戴家祥)。許慎則以「
聽」訓「
許」,《說文》:「許,聽也。从言,午聲。」段玉裁改《說文》為「聽言也」,並注云:「聽從之言也。耳與聲相入曰聽,引伸之凡順從曰聽。」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允許、認可,中山王鼎:「氏(是)以寡人許之。」另,金文有「虩許」一詞,與「虩虩」、「愬愬」均表示小心恐懼,毛公鼎:「虩許上下若否」,意謂小心遵循上下神靈的意志行事。《易.履》:「履虎尾,愬愬,終吉。」《說文》引作「虩虩」,由於「
虩」、「
愬」、「
許」三字古音相近,故可相通。參見「
虩」。
戰國竹簡「
許」用作本義,指答應,《上博竹書四.柬大王泊旱》簡15:「王許諾。」《清華簡二.繫年》簡85-86:「共王使鄖公聘於晉,且許成」,意指共王命令鄖公出使晉國,而且答應求和。
秦陶「
許」用作地名,《陶彙》3.808:「許市」,地在今河南許昌東。秦印「
許」多用作姓氏,《通志.氏族略二》:「許氏,姜姓。與齊同祖,炎帝之後,堯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許,以為太岳後,今許州是也。」
傳世文獻中「
許」有用作本義,指答應,《左傳.隱公元年》:「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又可指或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懊儂歌》:「許是儂歡歸。」又可表示約略估量的數字,《後漢書.皇甫嵩傳》:「赴河死者五萬許人。」另,古籍中又有「許許」一詞,為擬聲詞,指人勞動時共同出力的呼聲。《詩.小雅.伐木》:「伐木許許。」朱熹集傳:「許許,眾人共力之聲。」
655 字
相關漢字: 言,
午,
音,
聽,
虩,
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