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4 B8 83
大五碼 A443 
倉頡碼 十山 
Matthews 579 
漢語大字典 (一版)0003;(二版)3  
康熙字典
Unicode U+4E03
GB2312 3863 
四角號碼 4071.0 
頻序 A/B 272  357 
頻次 A/B 10069  3277 
普通話 q    
小篆
字例: 2/2
金文
字例: 11/97
(部件樹)
甲骨
字例: 1/3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41/41
其他
字例: 5/5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从七。〔親吉切〕 (307 / 309)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468 親吉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清 /
形義通解
 略說:」字從「」從「」,表示用「」把「」從中切開,「」是「」的初文,後借為數字。
45 字

 詳解:」之釋形說法甚多,未有定論。其中「」是「」的初文的說法較有理。「」字會「」將「」中間分切之意,後來「」假借為數詞,所以不得不加「」於「」上另造「」字(參林義光、丁山)。另,張秉權認為「」字起源出於手勢,象兩手各伸一指縱橫相交之形,可備一說。《說文》:「七,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从七。」

  古文字中,「」字和「」字形近而有別。「」字甲金文多是橫長豎短,橫豎兩筆有時長短相若,而「」字甲金文則多作一豎形,後於豎劃中間加小圓點。「」字金文圓點後又伸展為橫劃,不過「」字多作橫短豎長,有時只作一豎形。《睡虎地秦簡》和《馬王堆帛書》中,「」字幾乎全寫作橫長豎短,今日通行曲豎的寫法是戰國文字為了與「」區別而於豎下部加曲筆而成。參見「」。此外,「」字甲金文與「」同形,兩字只能據辭例區別,參見「」。

  甲骨文用作數詞,可用作序數,《合集》6:「七月。」或用作基數,《合集》20736:「允隻(獲)七豕。」

  金文亦用作數詞,既可作序數,亞魚鼎:「隹(唯)王七祀翌日」,指王第七次祭祀的第二天。又用作基數,秦公𣪕:「一斗七升。」

  戰國文字用作數詞,《上博竹書七.武王踐阼》簡12-13:「武王齋七日,大(太)[公]望奉丹書㠯(以)朝。」字又通作「」,《上博竹書一.孔子詩論》簡27:「〈七(蟋)蟀〉𣉻(知)難。」全句指《詩.唐風.蟋蟀》知道世事的艱難。

  為了使字形不易相混,數字往往假借筆畫較多的字來代替本字。而「」的大寫,漢代借「」字充當,後來則借「」字充當。「」本是「」的異體,後來兩個字逐漸分化,「」也就專門用作「」的大寫(裘錫圭)。
703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18 p1
七夕,七情六慾,七擒七縱,七言律詩,北斗七星,七嘴八舌,七零八落,七竅,七彩繽紛,七孔生煙,七步之才
p8 p130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數詞;姓氏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20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市巡司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上八下, 嘴八舌, 手八腳, 步之才, 死八活… (5/228)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adj. seven
n. seven
瀏覽次數: 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