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楷書從「
口」,「
黎」聲,音譯用字,無實義。粵語口語常用字,用作動詞時相當於普通話的「
來」。
45 字
詳解: 楷書從「
口」,「
黎」聲,音譯用字,無實義。
「
嚟」最早見於唐代翻譯的印度佛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現在簡稱為《楞嚴經》),用作音譯字,沒有實義。明代以前,「
嚟」字只見於佛經。明代馬歡的《瀛崖勝覽》和鞏珍的《西洋番國志》等著作都有「
嚟」字,用於音譯外來詞。《瀛崖勝覽》是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記錄,內容包括航路、海潮、地理、國王、政治、風土、人文、語言、文字、氣候、物產、工藝、交易、貨幣和野生動植物等狀況。據《瀛崖勝覽》記載,占城國王登基三十年後退位出家,住進深山獨居,守齋戒一年,國王復位後,國民尊稱他為「昔嚟馬哈刺札」,是至尊至聖的稱號。阿丹國的其中一種貨幣由赤金鑄造,稱為「哺嚕嚟」。
粵語口語常用字,用作動詞時相當於普通話的「
來」。例如:「嚟呢度」即「來這兒」;「我嚟問你」即「我來問你」;「你幾時過嚟?」即「你甚麼時候過來?」。又可用作助詞,「你去邊度嚟?」、「佢打完波嚟」。又可用在動詞或補語後面,「我就嚟畀你激死」、「睇住嚟」。
432 字
相關漢字: 口,
黎,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