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彳 (主部件) 共 18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10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甲金文象四通八達的道路,如今言「十字路口」。本義是道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引伸為行走。
甲金文象四通八達的道路,如今言「十字路口」。本義是道路,路是人走出來的,引伸為行走。近人從羅振玉開始,都認為行實乃象「四達之衢」;後來高本漢 (Karlgren)則釋之為 "a drawing of meeting streets"。「」作為古文字偏旁,往往省作「」,從「」之字,皆與行走或道衢有一定關係。
《說文》:「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人的步趨、步伐,是「」的引申義。從道路的本義出發,引申出行走和行列兩個意義,從行走這個意義又引申出流行、通行、施行、經歷、巡視、行為等意義;從行列這個意義又引申出排行、行業等意義,行業又引申出商行、銀行(裘錫圭)。
甲骨文表示道路,《屯南》2718:「遘才(在)行」,意謂在路上相遇。又表示行走,《乙》947:「王不行自雀」,意謂王不從雀地行走。
金文表示道路,曾伯簠:「金導(道)錫行」,意謂以金錫入貢或交易之路(郭沫若)。史牆盤:「宏魯卲(昭)王,廣笞楚刑(荊),隹(唯)貫南行。」意謂周昭王大舉攻伐楚國,想貫通從南方掠奪金屬的道路(裘錫圭)。又表示行走、遠行,曾伯簠:「以征以行」。陳公子弔邍父甗:「用征用行」。樊夫人龍嬴鬲:「自乍(作)行鬲」,「」是食器,意謂鑄造出行時使用的鬲。又表示行為、品行,中山王鼎:「侖(論)其惪(德),眚(省)其行。」[妾子]𧊒壺:「惪(德)行盛𡉚(旺)」。又表示施行、履行,中山王鼎:「事少女(如)長,事愚女(如)智,此易言而難行焉。」新郪虎符:「必會王符,乃敢行之。」
戰國竹簡表示道路,《上博竹書一.緇衣》簡21:「《詩》員(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意謂(嘉賓們)對我很好,指示我公德大道,(而不是給我私惠) (參季旭昇)。又表示實行、施行,《郭店簡.五行》簡22:「不行不義」。《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6:「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上博竹書七.武王踐阼》簡6:「毋行可𢘓(悔)」。又表示可行,《郭店簡.窮達以時》簡1-2:「又(有)丌(其)人,亡(無)丌(其)殜(世),唯(雖)臤(賢)弗行矣。」又表示品行,《上博竹書八.子道餓》簡2:「攸(修)亓(其)惪(德)行」。
甲金文「」表示人在路上行走。本義是遠行。
甲骨及早期金文從彳從止,有行走之意。「」為「」之省文,象道路之形,「」在「」中,會人在路上行走。本義是遠行。《說文》:「㢟,安步㢟㢟也。从廴从止。凡㢟之屬皆从㢟。」 《說文》:「延,長行也。从㢟丿聲。」
」甲金文皆作「𢓊」,戰國末期《睡虎地秦簡》始見加「丿」之「」,故《說文》「」、「」當為古今字,典籍皆作「」。
春秋晚期「」漸拉長,或與「」形結合(王孫遺者鐘),或從「」(蔡侯紐鐘)。可見「」旁從「」至「」,至小篆才統一為「」之發展過程。《說文》:「廴,長行也,从彳引之。」 林義光謂「」象庭隅,止在其上,指庭隅可安步也, 自「」字演變觀之,此說可商。「」字商代甲骨金文皆從「」,西周早期至春秋皆作「」之拉長形,「」為春秋後期之演變。「」旁甲金文多作「」,然「」與「」、「」之「」旁起源及意義有異。參「」、「」。
卜辭有行走、連綿之義。如「乙未卜,賓貞:今日其𢓊雨」是卜問今天會否連綿不斷地下雨。金文用為人名,又意為進,如盂鼎:「𢓊邦賓」,即「進賓」、「贊賓」,表示引進賓客。又有長久義,如王孫鐘:「𢓊永余德」。又孳乳為「」,作發語詞,康侯簋:「𢓊命康侯啚于衛」,《書.大誥》:「誕敢紀其敘」。此外,「」、「」卜辭皆表示綿長;古籍中均有陳義,《爾雅.釋詁》:「延,陳也。」
甲金文從「」從「」,「」的本義為追到並把人抓住,後加「」(辵)以強調其行動之意。「」為「」字繁體,本義是趕上、追及並把人逮捕。
甲金文「」字從「」從「」,會以手從後把人抓住之意。甲金文另有疊加義符「」之「」,以表明追逐的動作。《說文》:「彶,急行也。从彳,及聲。」按「急行」或非「」字本義。
甲骨文「」讀為「」,指到某時。《合集》21653:「彶(及)五月,乎(呼)帚(婦)來歸。」全句指到了五月的時候,要求婦人歸返。
金文亦讀為「」,用作連詞,即與、和。不𡢁𣪕:「戎大同從追女(汝),女(汝)彶(及)戎大𦎫(敦)𢾭(搏)」,指戎人聚集追逐你,你和戎人大搏鬥。另「」讀為「」,亦可解作逮及,毛公鼎:「司(嗣)余小子弗彶(及),邦將害(曷)吉。」全句指繼承我的人能力不及,則國家又怎會好呢。另「」可通假為「」,奠虢仲𣪕:「子子孫孫彶永用。」其他銘文一般作「其永用」。
金文與小篆構形相同,從「」從「」,「」亦聲。本義可能是「徘徊」,來回行走之意。
金文與小篆構形相同,從「」從「」,「」亦聲。「」即「」之省略,道路之意,引申為行走。「」從「」,其義應與道路或行走相關,本義可能是「徘徊」。傳世文獻中,「」字最早見於《詩經》,與「」字連用,讀為「步光切」(《廣韻》),《篇海類編.人事類.彳部》:「彷,彷徨,猶徘徊。」《詩經.王風.黍離》毛亨〈序〉:「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通「」,憐憫之意;全句意指(周大夫)憐憫西周滅亡,(在宗廟前)徘徊不忍心離開,故作〈黍離〉這首詩以抒情。《莊子》中亦有「彷徨」連用的例子。《莊子.天運》:「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噓吸是?」成玄英疏:「彷徨,廻轉之貌也。」全句指風在北方形成,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在天上徘徊,是誰在呼吸呢?」但《莊子》中亦有「彷徨」解作昆蟲,〈達生〉:「野有彷徨」,成玄英注:「彷徨,狀如蛇,兩頭五采。」「彷徨」亦作「徬徨」。「彷徨」又引申有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之意。班固《白虎通.宗廟》:「念親已沒,棺柩已去,悵然失望,彷徨哀痛。」巴金《新生》:「我拼命掙扎了許久,急得汗出如漿,心也徬徨無主,好像真正到了死的境地。」
」亦可與「彿」連用成詞,讀為「妃兩切」,《廣韻》:「彷,彷彿。俗。」意指好像、大概相似。李白〈贈崔郎中宗之〉:「登高望浮雲,彷彿如舊丘。」意指登高眺望浮雲,好像看見家鄉。「彷彿」亦作「仿佛」。
金文「」假借作「」,中山王鼎:「[求戈](仇)人在彷(旁)。」
使
」、「」、「」、「使」本為一字分化。春秋以前的金文以「」(同「」)表示使令,至戰國金文增「」或「」旁。小篆從「」,「」聲。《說文》以為「使」的本義是使令、派遣。
」、「」、「」、「使」本為一字分化。春秋以前的金文以「」(同「」)表示使令,至戰國金文增「」或「」旁。秦系文字從「」,董蓮池以為是強調「使」和人事的相關。(《字源》)一說是由「」旁訛誤所致,後為《說文》小篆所本。(《金文形義通解》)
金文「使」表示致使,如中山王鼎:「㠯𤠝(佐)右(佑)寡人,[辵吏](使)智(知)社稷之賃(任)。」又表示任用。如中山王壼:「慈孝㝨(寛)惠,[與犬]舉孯(賢)[辵吏](使)能。」「使」還表示制器單位,如十四年雙翼神獸「左使車(庫)」、十一年盉「右使車(庫)」。
小篆從「」,「」聲。《說文》以為「使」的本義是使令、派遣。《說文》:「使,伶也。从人,吏聲。」段玉裁注:「大徐『令』作『伶』,誤。『令』者,發號也。」大徐本誤為「」,小徐本作「」。又《玉篇.人部》:「使,令也。」如《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晉士蒍又與群公子謀,使殺游氏之二子。」《國語.周語》:「晉既克楚于鄢,使郤至告慶于周。」
使」由差遣引申作被差遣的人,即使者。《集韻.志韻》:「使,將命者。」如《左傳.隱公九年傳》:「公怒,絕宋使。」《戰國策.齊策四》:「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使」也表示出使。如《論語.子路》:「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邢昺疏:「奉命出使。」《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
使」表示致使、導致。如《詩.鄭風.狡童》:「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135行:「使人鼻抉(缺)指斷。」
使」還表示驅使、支配。如《韓非子.揚權》:「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論衡.書虛》:「夫天報舜、禹,使鳥田象耕,何益舜、禹?」
使」可作連詞,表示假使、假若。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
初文作「」,金文增「」旁,寫作「𢓸」。「𢓸」從「」,「」聲。「𢓸」的聲符「」後省作「」形,隸楷書逐寫作「」。本義是去、到。
初文作「」,金文增「」旁,寫作「𢓸」。「𢓸」從「」,「」聲。戰國楚系文字或從「」,與《說文》古文同。「」和「」是義近形符。「𢓸」的聲符「」後省作「」形,隸楷書逐寫作「」。參見「」。
」的本義是去、到。《說文》:「往,之也。从彳,𡉚聲。」如吳王光鑑:「𢓸已弔(叔)姬,虔敬乃后,孫=(子孫)勿忘。」此器為吳王光嫁其女於蔡時所鑄,「𢓸已」猶言「去吧」。(參《金文形義通解》)又如《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簡4:「甲謀遣乙盜,一日,乙且往盜,未到,得,皆贖黥。」全句意謂甲主謀派乙去盜竊,一天,乙前往盜竊,還沒有走到,就被拿獲,甲乙都應判處贖黥。傳世古書的例子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
」引申表示逃亡。如《管子.權修》:「無以畜之,則往而不可止也。」尹知章注:「往,謂亡去也。」《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150:「凡以此往亡必得,不得必死。」
」表示從前、過去。《玉篇.彳部》:「往,古往也。」如《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
」引申表示往者,即死者。如《左傳.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杜預注:「往,死者。居,生者。」東晉郭璞〈元皇帝哀策文〉:「痛聖躬之遐往,長淪景于太陰。」
」又表示以後。如《周易.繫辭下》:「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呂氏春秋.察微》:「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
」也表示來往、交際。如《禮記.檀弓上》:「非兄弟,雖鄰不往。」《史記.呂不韋列傳》:「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閒,從容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
」表示歸向。如《老子.第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漢書.刑法志》:「從之成群,是為君矣;歸而往之,是為王矣。」
」作介詞表示朝、向。如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1回:「忽聽得窗外有女子嗽聲,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裏擷花。」
甲金文從「」從「」,「」亦聲。古代「」同「」字,「」象人向城邑或目標前進,本義為遠行,為明確行走義而加義符「」。古代多為了征戰而遠行,故字有討伐之意。參見「」。
甲金文從「」從「」,「」亦聲。古代「」同「」字,「」象人向城邑或目標前進,本義為遠行,為明確行走義而加義符「」。古代多為了征戰而遠行,故字有討伐之意。金文「」或從「」,戰國竹簡亦有從「」從「」之形,見《清華簡一.尹至》簡5。《說文》:「𨒌,正行也。从辵,正聲。征,𢌛或从彳。」段玉裁改「𢌛」為「𨒌」,可從。
甲骨文「」指征伐,《合集》6057正:「土方征于我東啚(鄙)」,指土方征伐我東邊邊郊地區。
金文「」指遠行,用初文「」之本義。陳公子甗:「陳公子弔(叔)原父乍(作)旅甗,用征用行。」「」、「」同義連用,另金文屢見「征行」一詞,指遠行,史免簠:「史免乍(作)旅簠,從王征行。」又指征伐,小臣[言逨]𣪕:「白懋父㠯(以)殷八𠂤(師)征東尸(夷)。」「」又用以記首月,用法與「」相同,夷伯簋:「隹(唯)王征(正)月初吉。」另「」讀為「」,亦可指行政官員。豳公盨:「天令(命)禹敷土、隓(墮)山、濬川,迺(乃)疇方埶(設)征(正)。」全句意謂上天命大禹以息壤填塞洪水、推墮高山、疏導河川,於是把天道大法分類、設立管理五行的官員。金文有「征城」一詞,用作器名,即「」。䣄謟尹征城:「自乍(作)征城。」「征城」為聯錦詞,傳世經典作「丁寧」。《左傳.宣公四年》:「著于丁寧。」杜預注:「丁寧,鉦也。」
戰國竹簡「」指征伐,《上博竹書三.周易》簡13:「可以行帀(師),征邦。」《清華簡一.尹至》簡4-5:「湯往𨒌(征)弗服」,指商湯征討不服之眾。
傳世文獻中「」可指征稅,《左傳.文公十一年》:「宋公於是以門賞耏班,使食其征。」杜預注:「征,稅也。」由於征稅的「」與徵求的「」意義相近,有人認為兩字可通用。但古代二字讀音不同,即使後來兩個字變成同音字,古人一般不會把兩個字混為一談。由於簡化字把「」併入了「」,所以簡化字中徵求與征稅兩義都以「」字表示。
金文從「」,「」聲,「」象道路,表示在路上等候。本義是等待。
金文從「」,「」聲,「」象道路,表示在路上等候。本義是等待。《說文》:「待,竢也。从彳寺聲。」段玉裁注:「今人易其語曰等。」《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金文只一見,西周早期從「」、「」,與小篆形同。「」象道路之形,「」為聲符。金文用作地名(參唐蘭),而郭沫若則認為金文表示等待。
簡帛文字「」與「」、「𠱾」通用,如《上博楚簡.相邦之道》「寈(靜)以寺(待)時」、《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所寺(待)者時也」、「寺(待)時則功大」。而傳世文獻「」亦常與「」、「」、「」、「」等通用,「」異文有作「」,如《易.歸妹》:「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經典釋文》:「『待』本作『時』,『有時』即『有待』之義,亦可通借也。」參見「」、「」、「」、「」、「」、「𠱾」等。
」字從「」,「」亦聲,「」象手持筆,表示制定法律,「」象道路,表示頒行天下。本義是法紀、法令、法律。
」字的甲金篆文皆從「」從「」,「」亦標聲。「」象道路,「聿象」手持筆。許慎《說文》對「」的解釋是:「律,均布也,從彳,聿聲。」其中所謂「均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曰:「律者,所以範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曰均布。」換言之,「均布」就是頒布於天下的意思。由於「」當「」於天下,故從「」,而律令頒布前,首先必須予以制定,所以要從「」(手持筆)。故全字表示制衣法律,頒行天下。《爾雅.釋詁》:「律,法也。」《屯南》119:「𠂤(師)叀律用」,「𠂤(師)」表示軍隊、師旅,「」是助詞,意謂軍隊當嚴守紀律。《易.師.初六》:「師出以律」,意同。而「法律」一詞,見於戰國竹簡,《睡虎地秦簡.語書》簡2:「法律未足,民多詐巧。」
由此觀之,古人雖然常常「」、「」並稱,但如就古文字的構形而言,「」(古寫作「」)傾向於「自然法」(natural law),而「」則偏向於「制定法」(positive law),其理清晰可見。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