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尔 (主部件) 共 2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2
漢字部件金文形義通解
」古作「」,金文「」(「」)是截取「」的上部而成,故「」是「」的簡省之形。用來表示你、你們、你的、你們的。後來又借作虛詞。
」古作「」,金文「」(「」)是截取「」的上部而成,故「」是「」的簡省之形。用來表示你、你們、你的、你們的。「」後來發展成為現代漢語的「」。清代洪昇〈柬李東琪〉:「我自飄零歸未得,秋江勸尔弄漁竿。」意謂我自己飄泊流離,未能歸家,在秋天的江邊,勸勉你揮動漁竿,靜靜垂釣。
」、「」古時本是一字,「」是通過省去「」字的下部而成,現代簡化字以「」來表示「」,是有根據的。
古時「」(「」)、「」有粗略的分工,「」多表示複數,多用作定語(相當於「你們的」);「」多表示單數,多用作主語和賓語。參見「」。
金文用作第二人稱代詞,作定語,中山王鼎:「母(毋)忘尔邦」,意謂不要忘記你們的國家。
戰國竹簡「」表示你的、你們的,《郭店簡.緇衣》簡3:「《寺(詩)》員(云):『情(靖)共尔(爾)立(位),好氏(是)貞(正)植(直)。』」此句見於《詩經.小雅.小明》,意謂《詩經》云:「安分敬守你的職位,只喜歡正直。」(參劉釗)。《上博竹書三.周易》簡24:「豫(舍)尔(爾)霝(靈)黽(龜),觀我𢼸〈揣─朵〉頤,凶。」意謂捨棄你們的占卜的大龜的靈兆,而羨慕我們口中的食物,有凶禍。《上博竹書.周易》此句中的「」字阜陽漢簡本作「」。「」、「」音近。
戰國竹簡「」又假借為「」,用作虛詞,表停頓語氣,《郭店簡.六德》簡2:「乍(作)豊(禮)樂,折(制)刑灋(法),教此民尔(而)使之又(有)向也,非聖智者莫之能也。」意謂制定禮樂,規定刑法,教導民眾,使民眾有前進的目標,不是聖明有智慧的人辦不到(參劉釗)。
」後來用作虛詞,是表示「一定這樣」這類肯定語氣的助詞,是「如此」的合音,多用於應答別人,常見於句末。《說文》:「尔,詞之必然也。从入丨八。八象氣之分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尔之言『如此』也,後世多以『爾』字為之。」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尔即『如此』之合聲。」
「尔尔」又作「尒尒」、「爾爾」,表示答應之聲,相當於「如此如此」、「是是(就這樣辦,就這樣辦)」,宋代程俱《北山小集.生第三兒》:「華顚有二女,尔尔聊自佳。今年熊羆夢,亦復來貧家。」意謂年老白頭的時候有兩個女兒,應答溫順,自己覺得很滿意。今年熊羆入夢來,預示第三個孩子會是兒子,即將降生在我的家中。《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意謂媒人下牀(即下炕)回去,連聲應諾,頻頻回答「是是」。
成語「莞爾而笑」形容微笑的樣子。此語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意謂孔子到了子游作縣長的武城,聽到了彈琴瑟唱詩歌的聲音。孔子微微笑着,說道:「宰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意指治理這個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嗎?)」(參楊伯峻)這亦是俗語「割雞焉用牛刀」的出處。
「莞爾」古時又作「莞尒」,明代婁堅《吳歈小草.賦得喜字》:「喜韶顔膩理,遥翩然,微莞尒。素娥穿雲,紅蕖出水。」意謂喜愛美好的容貌、細潤的皮膚紋理,飄飄然(即「飄遙翩然」,形容輕快、舒暢得意的樣子),微微笑。白衣仙女穿過雲彩,紅色荷花露出水面。
金文從「」,「」聲。「」是「」的異體字。本義可能是母親,引申為乳母、奶媽。後來用作第二人稱代詞。
金文從「」,「」聲。楊樹達認為「」字為「」之異體字。《說文》:「爾……從冂,從㸚。其孔㸚,尔聲。」「」讀為「」聲。《正字通》:「妳,俗嬭字。」
根據《玉篇.女部》,「」同「」,本義為母親,讀作「乃弟切」,引申解作乳母,即奶媽、奶娘,讀為「女蟹切」。
」解作母親,《廣雅》:「嬭,母也,楚人稱母曰妳。」《通俗編》:「《說文》『爾』本作『尔』,故『嬭』亦變體為『妳』。」元柳貫〈祭孫秬文〉:「阿翁與汝阿爹阿妳,以家饌祭於中殤童子阿秬之魂。」「家饌」即家中的菜餚;「中殤」即十二至十五歲死亡;全句意指爺爺、爸爸和媽媽,在家中以的菜餚祭祀年少早亡的小孩阿秬的靈魂。
」亦為「乳母」的俗稱,《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故濟北王阿母自言足熱而懣。」司馬貞《索引》案:「是王之妳母也。」張守節《正義》曰:「服虔云:『乳母也。』」意指從前濟北王的奶媽說自己心口發熱、胸中鬱悶。《廿二史考異.南史卷二》:「南史多俗語……呼乳母為妳。」
」亦指「祖母」或年長的婦人,《通俗編.稱謂》:「今吳俗稱祖母曰阿妳……蓋凡婦人尊老者,概有阿妳之稱,今亦然也。」
金文「」假借為「」,用作連詞。𨟭侯少子簋:「𨟭侯少子𥝹乃、孝孫不巨,會趣(取)吉金,妳(乃)作皇妣□君中(仲)妃祭器八簋。」「皇妣」,先祖的配偶,即先祖母;意謂𨟭侯少子𥝹乃和孫子不巨共同選取堅硬的青銅,為先祖母□君仲妃鑄造八件祭器。
」後來用作第二人稱代詞,與「」意思相同,專指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