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析 |
|
UTF-8 | E6 9E 90 |
---|---|
大五碼 | AA52 |
倉頡碼 | 木竹一中 |
Matthews | 2488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171;(二版)1255 |
康熙字典 | 443 |
Unicode | U+6790 | |
---|---|---|
GB2312 | 4686 | |
四角號碼 | 4292.1 | |
頻序 A/B | 707 | 1376 |
頻次 A/B | 3173 | 410 |
普通話 |
x![]()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析 | 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先激切〕 (125 / 120) | 木 | 𣂔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木」從「斤」,指以斧斤剖木,本義是劈開。 22 字 詳解: 從「木」從「斤」,指以斧斤剖木,本義是劈開。戰國文字或從「片」,「片」取「木」的右半字形而成,用作偏旁與「木」義同。隸書中也保留了「𣂔」的寫法,參魯峻碑字形。《說文》:「析,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 金文用作本義,指劈開,如格伯簋:「格白(伯)取良馬乘于倗生,氒(厥)賈(價)卅田,則析。」全句指格伯取倗生四匹馬,價值三十塊田,則劈析書券為據。「析」又可用作地名與人名,如析君戟:「𣂔君墨䏿之郜(造)[金丰](戟)。」 甲骨文用作東方之專名,如《合集》14295:「東方曰析,風曰劦。」意指東方的專名為析,東風的專名為劦。「析」亦用作地名,如《合集》24359:「才(在)析。」 戰國竹簡「析」可用作地名,如《清華貳.繫年》簡84:「與吳人[戰口](戰)于析。」「析言」讀為巧言,《上博竹書三.仲弓》簡20:「孚(愎)過捍𣂔,難以納諫。」意指堅持過失,維護巧言,難以接受臣下的規勸(季旭昇)。秦簡「析」讀為「皙」,指白皙,如《睡虎地秦簡.封診式.賊死》簡60:「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髮長二尺。」 傳世文獻「析」用為本義的例子如《詩.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又表示剖開,如《呂氏春秋.行論》:「宋人易子而食之,析骨而爨之。」 「析」引申表示分開、離散。《廣韻.錫韻》:「析,分也。」如《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荀子.王霸》:「上詐其下,下詐其上,則是上下析也。」 「析」表示分析、辨析。如《莊子.天下》:「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史記.平準書》:「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 「析」也表示解除。如《文選.宋玉〈風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酲。」李善注引應劭曰:「酲,酒病;析,解也。」《漢書.禮樂志》:「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 「析」還用為地名,如《左傳.昭公十八年》:「冬,楚子使王子勝遷許於析,實白羽。」又用為草名,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其高燥則生葴析苞荔,薜莎青薠。」 823 字 相關漢字: 木,斤,片,𣂔,皙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 |
黃p32 | 周p74 | ||||
李p195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析」的異讀字 | |
![]() |
黃p32 | 周p74 | ||||
李p195 | 何p231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析」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 ||
---|---|---|
析縣 | (1/1)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分崩離析, 條分縷析, 蕩析離居, 利析秋毫, 剖心析肝… | (5/88)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崩, 分, 縷, 剖, 透, 條, 篿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The East (arch.) |
v. | split wood; discriminate; explain; distinguish; divide, separate |
瀏覽次數: 5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