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獨體字,字象蝎子之形。疑本義為蝎子,後借用為數詞,十千為萬。久借不還,遂另做「
蠆」字。
43 字
詳解: 獨體字,字象蝎子之形。疑本義為蝎子,後借用為數詞,十千為萬。久借不還,遂另做「
蠆」字。《說文》:「萬,蟲也。从厹,象形。」段玉裁注︰「謂蟲名也。假借為十千數名,而十千無正字。遂久假不歸,學者昧其本義矣。」不過,「
萬」字的古義,其實還於「
蠆」這個累增字中留下了痕跡。「
蠆」其實也解作某一種蝎子,很有可能是「
萬」字被久借不還用後,自原來的萬字下加注意符「
虫」的結果。《三國志‧卷二十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便有:「彭城夫人夜之廁,蠆螫其手」一語,足以為證。
「
萬」字金文與戰國文字或加從「
土」,參邾公鐘與《上博竹書一.緇衣》簡8字形。秦代隸書「
萬」字上部象蝎子鉗之形漸訛為「
艸」形,為後世楷隸所承。
甲骨文「
萬」用作數詞,《合集》21651:「萬人歸。」又用作地名,《合集》9812:「萬受年」,指萬地得到了豐收的好年成。《合集》20253:「王乎(呼)萬戒師」,指王命令萬地的軍隊戒備。
金文「
萬」亦用作數詞,盂鼎:「孚(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又可泛指無限,弔姬鼎:「其萬子孫永寶用。」金文中常見「萬民」一詞,意指天下人民,晉姜鼎:「乂我萬民」,指治理我的百姓。《詩.大雅.抑》:「子孫繩繩,萬民靡不承。」另又有「萬邦」一詞,意指眾多邦國,盠方尊:「萬年保我萬邦。」《書.堯典》:「協和萬邦。」
戰國竹簡亦有「萬民」一詞,指天下人民,《上博竹書一.緇衣》簡8:「一人又(有)慶,萬民賴之」,指天下有一人有善德,人民都會依賴他。《清華簡二.繫年》簡2:「卿李(士)、諸正、萬民弗忍于厥心。」另,字又用作「
勵」,指鼓勵,《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43:「其政治而不賞,官而不爵,無萬(勵)於民。」全句指他治理政事而不用獎賞,臣下盡職而不賜爵位,對人民沒有特別鼓勵。又用作「
厲」,指砥礪,《郭店簡.性自命出》簡10:「凡性或動之,或逢之,或交之,或萬(厲)之」,指大凡是本性,或興動它,或逢迎它,或配合它,或砥礪它。
此外,應注意今日簡體字中的「
万」,其實也是一極古老的字,本指演奏某一種樂器的樂師,後亦因音近而被假借為萬千的萬。參見「
万」。
873 字
相關漢字: 蠆,
虫,
土,
艸,
勵,
厲,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