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 |
|
UTF-8 | E6 A2 A8 |
---|---|
大五碼 | B1F9 |
倉頡碼 | 竹弓木 |
Matthews | 387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215;(二版)1302 |
康熙字典 | 458 |
Unicode | U+68A8 | |
---|---|---|
GB2312 | 3270 | |
四角號碼 | 2290.4 | |
頻序 A/B | 2671 | 2511 |
頻次 A/B | 171 | 86 |
普通話 | l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梨 | 果名。从木,𥝢聲。𥝢,古文利。〔力脂切〕 (114 / 110) | 木 | 棃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小篆從「木」,「𥝢」聲。「𥝢」同「利」,「棃」和「梨」是異體。「梨」是果木名,既表示梨樹,也表示梨樹的果實。 54 字 詳解: 小篆從「木」,「𥝢」聲。「𥝢」同「利」,「棃」和「梨」是異體。「梨」是果木名,既表示梨樹,也表示梨樹的果實。《說文》:「梨,果名。从木,𥝢聲。𥝢,古文利。」如《莊子.人間世》:「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淮南子.說林》:「梨橘棗栗不同味,而皆調於口。」 「梨」也是草名。《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葉狀如萩而赤華,可以已疽。」 「梨」通「剺」,表示割裂。如《漢書.揚雄傳下》:「分梨單于,磔裂屬國。」顏師古注:「梨與剺同,謂剝析也。」《後漢書.耿弇列傳》:「匈奴聞秉卒,舉國號哭,或至棃面流血。」李賢注:「棃即剺字,古通用也。」 「梨」也通「黎」,表示眾。如漢代〈桐柏淮源廟碑〉:「棃庶賴祉,民用作頌。」「棃庶」即百姓。又如南朝梁徐勉〈始興忠武王碑〉:「公褰襜以化棃氓,張袖以納夷狄。」「棃氓」即「黎民」,「褰襜」指撩起車帷。 388 字 相關漢字: 木,𥝢,利,棃,剺,黎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20 | 周p77 | |||||
李p144 | 何p140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梨」字下錄有19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梨園弟子, 梨園子弟, 讓棗推梨, 災梨禍棗, 梨花帶雨… | (5/49)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弟, 鳳, 渦, 棗, 闍, 樆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pear |
瀏覽次數: 2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