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兄 (主部件) 共 3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兄 |
| 甲金文或於「兄」字所從的「人」形畫出手指之形,與「長」、「老」、「考」等字常寫作覆手形相近,以表示兄長是年紀比較大的人;一說從覆手形的「兄」可能是表示賞賜的「貺」的表意初文,因為賞賜物多種多樣,所以沒有畫出來,只強調手形,以表示授予的動作。沈培認為從覆手形的「兄」既是兄長的「兄」的異體,也是「貺」的表意初文。 後期文字「口」形的橫筆貫穿左右的豎筆,與「廿」形近。或加從「𡉚」(「往」)為聲符。或加從「人」為意符。 此外,注意區別古文字「祝」和「兄」。「兄」字和不從「示」的「祝」字的分別是「兄」的人形是站立的,而早期「祝」字的人形是跪坐的(姚孝遂)。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兄長,是祭祀對象,《合集》2870:「㞢(侑)兄甲」,表示對兄甲進行侑祭。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兄長,王孫遺者鐘:「用樂嘉賓父兄」,表示以娛樂賓客和父親、兄長。齊侯鎛:「保吾兄弟」。又用作「貺」,表示賞賜,作冊折方彝:「令乍(作)冊折兄(貺)望土于相侯」,「作冊」是官名,指掌管簡冊,負責文書記錄的史官。「折」是人名,「望土」是望地的田土,表示命令作冊折賞賜望土給相侯。中方鼎:「今兄(貺)畀汝䙐土,作乃采。」「貺畀」同義連文,表示賜予,意謂如今賞賜給你䙐地的田土,作為你的采邑。《爾雅.釋詁》:「貺,賜也。」 「貺」與「賜」的分別是,「貺」指轉交賞賜物,而「賜」則是指上對下的賜與,中間無他人轉交(彭裕商)。 戰國竹簡也用作本義,指兄長,《上博竹書四.內豊》簡4:「古(故)為人兄者言人之㑆(兄)之不能慈俤(弟),不與言人之俤(弟)之不能氶(承)㑆(兄)者。」意謂因此做人兄長的,應談論哥哥不能慈愛弟弟的情況,不去談論弟弟不承奉哥哥的情況(季旭昇)。 | ||||||||||||||||||||||||||||||||||||
僉 | 金文「僉」見於春秋戰國之劍器,並只用作「鐱」(即後來的「劍」字)。如戉王州句劍:「戉(越)王州句自乍(作)用僉。」由於劍器上的「僉」字為藝術體,難單從此字體作可靠的構形分析。不過,觀同期的非藝術體的「鐱」,如吳季子之子逞劍及郾王職劍,其上作為「鐱」字部件的「僉」,可清楚看到「僉」乃從亼(或說從𠓛)從二兄,或從甘。可見「僉」字原初部件當為「亼」、二「兄」,而「甘」當為後增部件。至於所增部件當辨識為「甘」,可由「曾」字藝術體得知(如曾侯乙戈)。另外,周鳳五認為「甘」當為後加聲符,甘、僉上古音同屬談部。 古書用作引申義,如《三國志.蜀志.張裔傳》:「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意謂因此智者和愚人都忘卻自身的身份。 | |||||||||||||||||||||||||||||||||||||
熟 |
| 金文用作本義,表示烹煮,叔夜鼎:「用熟用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