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7
(13)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8 A3 94
大五碼 B8C7 
倉頡碼 卜女月金口 
Matthews 2992 
漢語大字典 (一版)3091;(二版)3295  
康熙字典 1045 
Unicode U+88D4
GB2312 5065 
四角號碼 0022.7 
頻序 A/B 3703  3559 
頻次 A/B 51  20 
普通話 y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1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其他
字例: 6/6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衣裾也。从衣,㕯聲。【臣鉉等曰:㕯非聲,疑象衣裾之形。】〔余制切〕𧘊,古文裔。 (171 / 169) 𧘉 𧘊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377 餘制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次濁 /
形義通解
 略說:」從「」,「」聲,本義是衣服的邊緣。引申為邊遠,「後裔」本指遠世子孫,後來泛指後代。
46 字

 詳解:」本指衣服的邊緣,引申為邊遠,「後裔」指年代久遠的後代、遠世子孫,後泛指後代。《說文》:「裔,衣裾也。从衣,㕯聲。𧘉(𧘊),古文裔。」段玉裁改為「裔,衣裙也。」注云:「《玄應》書卷十四曰:『《說文》云:裔,衣裙也。以子孫爲苗裔者,取下垂義也。』按帔曰裠,裳曰下裠,此衣裠謂下裠。故《方言》、《離騷》注皆曰:『裔,末也。』《方言》又曰:『裔,祖也。』亦謂其遠也。《方言》又曰:『裔,夷狄之總名。』郭云:『邊地爲裔。』按《左傳》衞侯卜,繇曰:『裔焉大國』,言邊於大國也。」

  根據段玉裁、張舜徽的研究,「」的本義指下身衣服垂下來的末端,即接近腳部之處。簡言之,「」即衣邊,《漢書.藝文志》:「亦六經之支與流裔」,顏師古注:「裔,衣末也。」故「」有邊遠、邊沿、末尾之意,《方言》:「裔,末也。」「水裔」指水邊,《楚辭.九歌》:「蛟何為兮水裔?」王逸注:「蛟當在深淵而在水涯。」意謂(蛟龍應在深淵,)為何出現在水邊?邊遠地區稱為「荒裔」,南方邊遠炎熱之地稱為「炎裔」,東方邊遠之地稱為「東裔」,四方邊遠之地稱為「四裔」,「投諸四裔」指流放到四方邊遠地區,「裔民」指被放逐到邊遠地區的人。年代久遠的子孫稱為「」、「苗裔」,《楚辭.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這裏屈原自述家世,意謂他是高陽的遠世子孫。王逸注:「苗,胤也;裔,末也。」朱熹集注:「苗裔,遠孫也。」金文有「裔孫」一詞,表示遠世子孫,陳逆簋:「陳屯(純)裔孫逆,乍(作)為㞷(皇)祖大宗簋。」意謂陳純的遠孫名叫逆,為遠祖大宗(指嫡系長房)鑄造了盛食物的器皿。《風俗通》:「趙之先與秦同祖,其裔孫曰造父。」意謂趙國的祖先與秦國的祖先相同,其(趙國先祖的)遠孫名叫造父。

  「」表示邊遠,「裔裔」表示四散流布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先後陸離,離散別追。淫淫裔裔,緣陵流澤,雲布雨施。」此處形容天子狩獵的盛況,意謂(獵者)先後分散,分散追逐(野獸),四散流布,遍及山陵水澤,其範圍之廣,好比漫天遠布的浮雲和大雨。又表示步履輕盈的樣子,《文選.左太沖〈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意謂卷起長袖而接連舞動,姿態輕盈飄逸。

  「」是現行較罕見的姓氏,分布於上海、浙江、江西、安徽、山西等地。春秋時齊國有裔款。此外,古代不少大臣以「」為名,如五代的馬裔孫、韓昭裔、趙光裔等。

  成語「昭裔借書」記述五代十國時期,毋昭裔向人借書,別人很不情願,他後來發憤讀書,成為後蜀國的宰相,並主持印行書籍,使蜀地文化復興。

  而「蔡裔殞盜」記述東晉時期,蔡裔曾以如雷的吼聲,嚇死兩個潛入屋中的盜賊。
1087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41 p158
苗裔,後裔,華裔
p107 p297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8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投諸四, 支與流, 放諸四 (3/3)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v. remote region, borderland, distant place; hem; nationality; descendants, posterity, progeny
瀏覽次數: 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