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廿 (主部件) 共 3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廿 | 甲骨文「廿」用作數詞,指二十,《合集》1975:「廿牛。」《合集》5637反:「入廿」,指貢納了二十(塊龜甲)。 金文亦用作數詞,指二十,庚嬴鼎:「隹(唯)廿又二年四月」。效尊:「貝廿朋。」 戰國竹簡亦指二十,《郭店簡.唐虞之道》簡25:「古者聖人廿而冠」,意謂古代聖人二十歲時行冠禮,象徵正式成人。 「廿」的讀音是「二十」二字合音,宋人題開業寺碑有「念五日」,顧亭林認為「以廿為念,始見于此。」今粵語、普通話「廿」仍有「念」的異讀。 | ||||||||||
卌 |
| 金文則從兩個「廿」,用作數詞,指四十。四十年上郡守起戈:「卌年,上郡守起。」兆域圖銅版:「丘平者卌尺」,指四十尺的平坦的丘地。 秦簡和漢帛書中,「卌」字亦從兩個「廿」,《睡虎地秦簡.編年紀》簡44-1:「卌四年,攻大(太)行。」 | |||||||||
度 | 戰國金文「度」字所從的「石」字的「口」形訛變為「廿」,與「庶」字的演變同步。參見「庶」。 《說文》:「度,法制也。从又,庶省聲。」段玉裁注:「周制,寸、尺、咫、尋、常、仞皆以人之體爲法。寸法人手之寸口,咫法中婦人手長八寸,仞法伸臂一尋,皆於手取法,故從又。」 金文表示計算長短的標準,商鞅量:「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陸德明《經典釋文》:「度,丈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