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
(5)
破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8F AC
大五碼 A56C 
倉頡碼 尸竹口 
Matthews 234 
漢語大字典 (一版)0574;(二版)621  
康熙字典 100 
Unicode U+53EC
GB2312 5357 
四角號碼 1760.2 
頻序 A/B 1006  1347 
頻次 A/B 1840  430 
普通話 sho  zho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8/43
(部件樹)
其他: ,,,
甲骨
字例: 7/8
(部件樹)
其他: ,,
簡帛文字
其他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𧦝也。从口,刀聲。〔直少切〕 (32 / 26)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414 直照
414 寔照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字表示置酒招待賓客(李孝定),「」可能是「」的初文,本義是招待。
37 字

 詳解:」字的造字本義有許多不同看法。馬如森釋字象人釀酒口而飲之。徐中舒釋:「表示主賓相見,相互紹介,侑於尊俎之間,當為紹介之紹初文。」李孝定認為「」字表示置酒招待賓客,可能是「」的初文,本義是招待。

  甲骨文繁體從兩倒手形,從「」聲,從「」從「」。象兩手把酒瓶放在蒸煮器具(「」)的上面,本義是煮酒。也可能與釀酒有關(蔣玉斌)。「」是聲符。後簡省為「」。

  甲骨文用作地名,金文表示輔助之義,皆寫作繁體「」字(兼從酉、曾),盂鼎:「夙夕召我一人烝四方」。又表示呼喚、宣召之義,多寫作簡體「」字(只從刀從口),克鐘:「王乎(呼)士曶召克」。又用作地名、姓氏和人名。

  《說文》:「召,𧦝也。从口刀聲。」
309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25 p20
p98 p178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姓氏;周朝國名

p98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同「」字

p24 p20
召見,召集,召開,召喚,召募,感召,號召
p98 p169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8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徵風雨, 要寵禍, 朝奏夕, 朝奏暮, 貴不驕… (5/30)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v. call; summon; cite; give notice; convene
瀏覽次數: 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