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12
(15)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9 84 B2
大五碼 E858 
倉頡碼 口十弓中 
Matthews 6036 
漢語大字典 (一版)3796;(二版)4047  
康熙字典 1206 
Unicode U+9132
GB2312  
四角號碼 6752.7 
頻序 A/B 4572  5422 
頻次 A/B 19  -- 
普通話 dn  du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2/4
(部件樹)
甲骨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3/3
其他
字例: 8/8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邯鄲縣。从邑,單聲。〔都寒切〕 (133 / 129)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121 都寒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清 /
形義通解
 略說: 從「」,「」聲,金文與小篆構形元素相同,本義為地名,即邯鄲。
32 字

 詳解: 從「」,「」聲,金文與小篆構形元素相同,本義為地名。《說文》:「鄲,邯鄲縣。從邑,單聲。」段玉裁注:「依張晏古字本作單,後人加邑耳。」按戰國人多在地名上加注「」旁,《睡虎地秦簡.編年記》即把「邯鄲」寫作「邯單」。參見「」。又古璽中「」字左下部繁化作「」形,亦表示與地名有關。

  「」金文用作地名,鄲孝子鼎:「鄲孝子台(以)庚寅之日,命鑄飤鼎鬲。」《漢書.地理志》列於沛郡之下,地在今河南鹿邑縣東南。《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鄲,孝景中元年康侯應以昌弟紹封。」顏師古注:「鄲,沛之縣也。音多。」或讀為「」,用作國名,《春秋.莊公元年》:「夏單伯送王姬。」晉璽「」讀為「」,用作姓氏。

  「」可通假為「」,如《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須賈說穰侯章》第133行:「初時者,惠王伐趙,戰勝三粱(梁),拔邯戰,趙氏不割,而邯戰復歸。」「邯戰」即「邯鄲」,《戰國策.魏策三》:「初時惠王伐趙,戰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歸。」

  傳世古書中「」可通假為「」,用作副詞,表示範圍,相當於「」。《法言.淵騫》:「鄲聞以德詘人矣,未聞以德詘於人也。」佚名音義:「鄲,音丹,猶但也。或古鄲、但通用。亦音但,本或作但。」
526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5 p179
邯鄲學步,邯鄲
p313 p34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8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讀史方輿紀要》地名
(1/1)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學步, 學步邯, 一枕邯, 邯匍匐, 一夢邯 (5/17) 詳細資料
配搭點:
詞類 英文意義
n.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瀏覽次數: 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