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丿 (主部件) 共 4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少 | |||||||||||||||
乏 | 金文通「廢」,表示荒廢,中山王方壺:「而內絕卲(召)公之業,乏其先王之祀。」《莊子.天地》:「無乏吾事」,郭象注:「乏,廢也。」《左傳.襄公十四年》:「匱神乏祀,百姓絕望,社稷無主。」 戰國金文「乏」通假作「法」,表示刑法,中山王兆域銅版:「王命賈為逃乏(法),闊狹小大之□,又(有)事者官□之,進退□乏(法)者死亡(無)若(赦),不行王命者,殃襲子孫。」「逃乏」即「兆法」,表示兆域的法度、刑法,「□乏」疑為違法之意(參王輝)。 馬王堆漢帛書通作「犯」、「範」等。《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唯天不失乏(範)」,指上天不失法度。《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毋乏(犯)吾禁」,表示不要侵犯我的禁令。 《說文》:「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段玉裁注:「此說字形而義在其中矣。不正則爲匱乏。」按此說只能解釋小篆字形。參見「正」。 | ||||||||||||||
安 | 一說一小撇表示藉墊物,股脛間加藉墊物使跪坐得更加安穩。按兩說均有道理,故並存二說。金文或省去「宀」形,見者𣱼鐘。此外,甲骨文從宀從女,無一小撇一字與「安」字形近,但並非「安」字,而是「賓」字的異體。 甲骨文表示不適,如「王腹不安」(《合集》5373),又用作祭祀對象名。 金文表示安靜,哀成弔鼎:「君既安叀(專)」,「安專」表示安靜專一。又表示省視,睘卣:「王姜令(命)乍(作)冊睘安尸(夷)白(伯)」,與盂爵「王令(命)盂寧鄧白(伯)」辭例相同,「安」、「寧」表示省視。又用作人名和地名。 《說文》:「安,靜也。从女在宀下。」 | ||||||||||||||
肜 | 一說「彡」是「彭」的古文,象鼓聲相續不絕(李孝定),姑備一說。 甲金文用為祭名,典籍作「肜」。《爾雅‧釋天》:「繹,又祭也。周曰繹,商曰肜。」意謂祭祀翌日再祭,亦有重複之意。 《尚書.高宗肜日》孔安國傳:「祭之明日又祭,殷曰肜,周曰繹。」孔穎達疏:「孫炎曰:肜者,相尋不絕之意。」 「肜日」指肜祭之日。《尚書.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孔穎達疏:「高宗既祭成湯,肜祭之日,於是有雊鳴之雉,在於鼎耳。」 《說文》:「彡,毛飾畫文也。象形。凡彡之屬皆从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