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西周晚期金文從「
玉」,「
睘」聲;小篆從「
玉」,「
瞏」聲。「
睘」既用作聲符,亦兼有表意作用,表示「
環」是圓形的。本義是玉環、玉璧。
64 字
詳解: 西周晚期金文從「
玉」,「
睘」聲或「
袁」聲,「
睘」、「
袁」古形音極近,作為古文字的偏旁,有「
睘」、「
袁」不分的情況(詳見「
袁」字);小篆從「
玉」,「
瞏」聲。西周早期金文寫作「
睘」,「
睘」從「
罒」從「
◎」從「
衣」,本義是玉環。後來為了明確字義,在「
睘」旁增加意符「
玉」,表示以玉製成的環。「
睘」既用作聲符,亦兼有表意作用,表示「
環」是圓形的。《說文》:「環,璧也。肉好若一謂之環。」「
肉」、「
好」分別指環的周邊和中間的孔,郭璞注《爾雅》:「邊、孔適等。」即是玉的周邊和璧孔寬度相約就稱之為「
環」。
「
環」本義為玉璧,圓形中間有孔,古代多用作符信或裝飾品。《荀子.大略》:「絕人以玦,反絕以環。」楊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意指古時有罪的臣子會流放到國家的邊境,三年不敢離開,若君主賜予玉環,則可以歸去;若賜予玉玦,則表示不可以離開。後世以「環玦」比喻官員的內召和外貶;參見「
玦」。後來泛指圓形中間有孔的東西,如花環、耳環、指環等。又引申作四周、周圍之意。《管子.輕重丁》:「請使天子之吏環封而守之。」這句指請指派天子的官吏在周圍堆土植樹,以守衛都城。亦引申解作循環。《史記.高祖本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三王」即是大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三王之道」指的是這些明君的帝王之道;這句表示古代明君的帝王之道如迴環往復,沒有止息。
從「
環」之外形引申作動詞,表示環繞、包圍之意。《國語.越語上》:「三江環之,民無所移。」韋昭注:「環,繞也。」意指吳江、錢塘江和浦陽江圍繞吳越兩國,兩國的百姓無可遷移。《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意謂有三里的內城,七里的城郭,包圍着這座城攻打它,卻不能取勝。
金文用作本義。毛公鼎:「玉環」,而番生簋蓋則寫作「玉睘」。
戰國時,「
環」字已有多個詞義。楚簡用作玉器的量詞。《包山楚簡.文書》簡213:「備(佩)玉一環。」秦簡解作環繞。《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21背:「道周環宇,不吉。」「
宇」指房屋;表示房屋的四周有道路環繞是不吉利的。
漢帛書解作循環。《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110行:「可作不作,天稽環周,人反之為客。」意指該動時不動,在天道的循環運行中,人就會重新處於被動地位(參陳鼓應)。漢帛書借「
還」為「
環」,作環繞之意。《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101行:「取井中泥,以還(環)封其傷。」即是用井中的泥土,包圍傷口。段玉裁注《說文》:「還,今人還繞字用『環』,古經傳祇用『還』字。」故傳世文獻中亦可見「環繞」寫作「還繞」。漢帛書亦多見借「
環」為「
還」,解作返回義。《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第52行:「獻公之帀(師)襲郭(虢)環(還)。」意指晉獻公的軍隊攻打虢國後回來了。又用作轉移義。《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278行:「餘(與)燕為上交,秦禍案環(還)歸於趙矣。」意謂(秦國)與燕國成為友好之國,秦國把禍患轉移給趙國。
1231 字
相關漢字: 玉,
睘,
瞏,
袁,
罒,
◎,
衣,
肉,
好,
玦,
宇,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