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冂 |
|
UTF-8 | E5 86 82 |
---|---|
大五碼 | |
倉頡碼 | 難月 |
Matthews | 0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0096;(二版)110 |
康熙字典 | 56 |
Unicode | U+5182 | |
---|---|---|
GB2312 | 5671 | |
四角號碼 | 7722.0 | |
頻序 A/B | -- | |
頻次 A/B | 0 | -- |
普通話 | jing tng |
小篆 | ||
---|---|---|
|
金文 | ||||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冂 | 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凡冂之屬皆从冂。〔古熒切〕冋,古文冂从囗,象國邑。坰,冋或从土。 (110 / 105) | 冂 | 冋 坰 |
形義通解 |
---|
略說: 金文象高出地面之形,是「堂」的初文(唐蘭),本義是高堂。 28 字 詳解: 金文象高出地面之形,是「堂」的初文(唐蘭),本義是高堂。「冂」與象坎陷之形的「凵」字可對比,甲金文「高」字從「冂」象高堂上有建築之形(陳劍),參見「高」。《楚辭.招魂》:「高堂邃宇」,王逸注:「言所造之室,其堂高顯。」「尚」、「常」、「嘗」、「堂」等皆從「冂」聲。 金文通假為「裳」,表示下身的衣服,大盂鼎:「冂(裳)、衣、巿、舄」,指下裳、上衣、蔽膝(古代朝覲、祭祀時蓋於衣裳上的服飾)、鞋子。復乍父乙尊:「冂(裳)、衣、臣、妾、貝」。 金文「冂」字讀同「堂」,與《說文》讀同「扃」的「冂」字是同形異字。 《說文》:「冂,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凡冂之屬皆从冂。冋,古文冂从囗,象國邑。坰,冋或从土。」 322 字 相關漢字: 堂,凵,高,尚,常,嘗,裳,扃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 | 周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同「冋」、「坰」,表示郊野。 | |
黃 | 周 | |||||
李 | 何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金文是「堂」的初文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j. | wide |
n. | wilderness |
rad. | KangXi radical 13 |
瀏覽次數: 5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