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金文部件分析
部件: 畐 (主部件) 共 4 字 |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
漢字 | 部件 | 金文 | 形義通解 | |||||||||||||||||||||||||
---|---|---|---|---|---|---|---|---|---|---|---|---|---|---|---|---|---|---|---|---|---|---|---|---|---|---|---|---|
畐 |
| 甲骨文用作祈願之詞。金文用為「福」,士父鐘:「降余魯多畐(福)亡(無)彊」,又用作族氏名。 「畐」小篆作「畗」,《說文》:「畗,滿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凡畗之屬皆从畗。讀若伏。」 | ||||||||||||||||||||||||||
匐 | 金文通假為「服」(張亞初),牧簋:「匐(服)厥辠(罪)厥故(辜)」,意謂承認其罪責和過錯。 「匐」多與「匍」組詞,二字古本雙聲疊韻,《玉篇.勹部》:「匍匐,手行。」《詩.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意謂后稷慢慢地會在地上爬了,又慢慢的會站起來了,會直身而行了;到了六七歲的時候,他就自食其力(參馬持盈)。「匍匐」又作「匐伏」,《戰國策.蘇秦始將連橫》:「嫂蛇行匐伏,四拜,自跪而謝。」「匐伏」即整個人伏在地下,意謂嫂子象蛇般趴在地上爬行,拜了四拜,跪着謝罪。 | |||||||||||||||||||||||||||
富 |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表示富有、多財,中山王鼎:「爾母(毋)大而肆,母(毋)富而喬(驕),母(毋)眾而囂。」《論語.學而》:「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邢昺疏:「多財曰富。」又用作姓氏。富奠劍:「富奠之劃鐱(劍)。」《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有周大夫富辰。《廣韻.宥韻》:「富,姓。」 戰國竹簡亦用作本義,表示富貴,《上博竹書五.弟子問》簡6:「富貴而不驕」。《睡虎地.為吏之道》簡1:「凡為吏之道,欲富大(太)甚,貧不可得。」 漢帛書也表示富裕,《馬王堆.老子甲本》第107行:「貴富而驕,自遺咎也。」《馬王堆.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115行:「富者則昌」。《馬王堆.老子乙本》第194行:「我无事而民自富」。 《說文》:「富,備也。一曰:厚也。从宀,畐聲。」段玉裁注:「富與福音義皆同,《釋名》曰:『福,富也。』」參見「福」。 | |||||||||||||||||||||||||||
福 |
| 戰國楚系文字作上下結構。「福」通假為「富」,如《郭店簡.老子甲》簡38-39:「貴福而喬(驕),自遺咎也。」「貴福」即「貴富」,與「富貴」同,「福」字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今傳王弼本皆作「富」。 古代稱富貴壽考等齊備為「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禮記.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謂之備。」又常以「福」、「禍」相對。如《老子.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韓非子.解老》:「全壽富貴之謂福。而福本於有禍,故曰:『禍兮福之所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