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F-8 | E8 AE 92 |
---|---|
大五碼 | C5FE |
倉頡碼 | 卜口弓口戈 |
Matthews | 161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4032;(二版)4297 |
康熙字典 | 1115 |
Unicode | U+8B92 | |
---|---|---|
GB2312 | ||
四角號碼 | 0761.6 | |
頻序 A/B | 4567 | 4520 |
頻次 A/B | 19 | 4 |
普通話 | chn |
小篆 | ||
---|---|---|
|
金文 |
---|
(部件樹) |
---|
甲骨 |
---|
(部件樹) |
---|
簡帛文字 |
---|
其他 | ||
---|---|---|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讒 | 譖也。从言,毚聲。〔士咸切〕 (56 / 51) | 言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言」,「毚」聲,本義為說別人的壞話,說陷害人的話。 27 字 詳解: 從「言」,「毚」聲,本義為說別人的壞話,說陷害人的話。《說文》:「譖也。从言,毚聲。」《莊子‧漁父》:「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 「讒」可指說壞話的人。《管子‧君臣下》:「中外不通,讒匿不生。」 「讒」也可表示陷害、毀謗別人的壞話。《詩‧小雅‧小弁》:「君子信讒,如或酬之。」孔穎達疏:「言君子幽王信褒姒之讒,曾不思審,得即用之,如有人以酒相酬,得即飲之。」 「讒」還表示奸邪、奸詐。《左傳‧襄公四年》:「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 「讒」亦表示奸邪之人。《國語‧晉語四》:「管仲歿矣,多讒在側。」韋昭注:「讒謂易牙、豎貂之屬。」 275 字 相關漢字: 言,毚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5 | 周p165 | |||||
李p363 | 何p32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說他人壞話;顛倒是非以中傷別人的人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讒」字下錄有15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讒慝之口, 憂讒畏譏, 薏苡之讒, 讒言佞語, 積讒磨骨… | (5/21)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唌, 佞, 愬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n. | slander |
v. | backbite, slander |
瀏覽次數: 6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