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4
(7)
異讀字
繁簡對應
   
UTF-8 E5 A4 86
大五碼 CAB0 
倉頡碼 竹水手十 
Matthews 1877 
漢語大字典 (一版)0868;(二版)931  
康熙字典 172 
Unicode U+5906
GB2312  
四角號碼 2750.4 
頻序 A/B 5422 
頻次 A/B -- 
普通話 fng  png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0/13
(部件樹)
甲骨
字例: 2/2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1/1
其他
字例: 1/1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啎也。从夂,丰聲。讀若縫。〔𢾭容切〕 (114 / 109)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36 符容
380 胡蓋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聲,「」象從對面走過來的腳,表示路上迎面相遇,本義是相遇,是「𢓱」、「」的初文。
53 字

 詳解: 甲金文從「」為聲符,「」表示迎面而來的腳,本義是對面相逢、迎頭相遇。《說文》:「夆,啎也。从夂,丰聲。讀若縫。」段玉裁注:「〈午部〉曰:『啎,逆也。』夆訓啎,猶逢、迎、逆、遇、遻互相爲訓。」從「」取義的字與相遇有關,如「」表示路上相逢,「」表示用針線把兩邊連綴,亦指兩邊縫合之處。參見「」。

  有學者認為「」不只是聲符,「」象植樹立界,以畫分封疆,「」象腳履封地(季旭昇);孫常敍則根據金文「」字下加從象雙手的「」,認為象雙手向根敷土,兩相碰合,故有相逢、遇合義。二說皆認為「」、「」、「」是同源詞。姑備二說。

  金文通假為「」,表示封土,九年衛鼎:「𠟭(則)乃成夆(封)四夆(封),顏小子具(俱)惠夆(封)。」意謂於是在四面堆起土壟為界,顏小子都幫助辦理立壟(參唐蘭)。

  又用作族氏,見夆弔(叔)盤、夆弔(叔)匜等。山東有逢國、逢山,齊有大夫逢丑父(《左傳.成公二年》)。疑此夆叔即逢國之後而仕於東國者(陳槃)。

  又通假為「」,表示芳香,㺇簋:「豳(芬)夆(芳)馨香」。又通假為「」,㺇簋:「豐魯」,「」表示福,「豐魯」即是厚福。

  漢帛書亦通假為「」,《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190行:「脩之國,其德乃夆(豐)。」表示貫徹到一個國家,德行就會豐盛(陳鼓應)。
553 字


相關漢字: ,,𢓱,,,,,,,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47 p34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相逆啎

p147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夆」的異讀字
詞類 英文意義
v. resist; meet resistance (arch.)
瀏覽次數: 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