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枚 |
|
UTF-8 | E6 9E 9A |
---|---|
大五碼 | AA54 |
倉頡碼 | 木人大 |
Matthews | 4389 |
漢語大字典 | (一版)1171;(二版)1254 |
康熙字典 | 444 |
Unicode | U+679A | |
---|---|---|
GB2312 | 3522 | |
四角號碼 | 4894.0 | |
頻序 A/B | 2624 | 2171 |
頻次 A/B | 183 | 133 |
普通話 | mi |
《說文》 | 解釋 | 部居 | 相關異體 |
---|---|---|---|
枚 | 榦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曰:施于條枚。〔莫桮切〕 (118 / 114) | 木 | 𣏽 |
形義通解 |
---|
略說: 從「木」從「攴」,象持杖敲木之形。本義不詳,許慎以為本義是樹榦,後又用作量詞,相當於「個」。 46 字 詳解: 從「木」從「攴」,甲骨文「木」或作「朱」,「朱」為「株」的初文,從「朱」與從「木」同義。象持杖敲木之形。許慎以為本義是樹榦,《說文》:「枚,榦也。可為杖。从木从攴。《詩》曰:『施于條枚。』」按《詩.大雅.旱麓》:「施于條枚。」鄭玄箋:「延蔓於木之枝本而茂盛。」 甲骨文「枚」或用作地名,《合集》28094:「令(命)比枚白(伯)」,指命令聯合枚地首領。另,卜辭中有「枚舟」一語,《合集》33690:「枚舟。」其義未有定論,郭沫若認為枚舟與操舟、泛舟相似;龐樸以為「枚舟」不應連讀,「枚」是一種占法;朱歧祥則以為「枚」是外族名,「枚舟」指外族之舟。 秦代青銅器上「枚」用作量詞,與「個」同。金村出土銀製小匣腳銘:「□年中舍四枚重□□□。」《方言》十二:「箇,枚也。」又,戰國時期「枚」用作人名,《秦印文字彙編》頁107:「傅枚。」又用作姓氏,《秦印文字彙編》頁107:「枚嘉。」《通志.氏族略》五:「枚氏,六國時賢人枚被,漢弘農太守枚乘,望出淮陰。」 426 字 相關漢字: 木,攴,個,朱,株 |
粵語音節 | & 根據 | 同音字 | 詞例(解釋) / 備註 | |||
---|---|---|---|---|---|---|
黃p46 | 周p74 | |||||
李p38 | 何p333 | |||||
HKLS | 人文 | 同聲同韻 | 同韻同調 | 同聲同調 |
其他方言讀音 | |
---|---|
本字庫於「枚」字下錄有17個方言點的讀音 | 詳細資料 |
成語彙輯 | ||
---|---|---|
不勝枚舉, 不可枚舉, 馬工枚速, 馬遲枚疾, 鉗馬銜枚… | (5/28) | 詳細資料 |
配搭點: |
---|
銜, 可, 勝 |
詞類 | 英文意義 |
---|---|
adv. | 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 |
n. | trunk; whip; piece |
瀏覽次數: 4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