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3
(7)
單讀音字
繁簡對應
   
UTF-8 E7 A5 80
大五碼 AAC1 
倉頡碼 戈火口山 
Matthews 5592 
漢語大字典 (一版)2387;(二版)2555  
康熙字典 768 
Unicode U+7940
GB2312 7675 
四角號碼 3721.7 
頻序 A/B 3527  3123 
頻次 A/B 61  37 
普通話 s    
小篆
字例: 1/1
金文
字例: 18/111
(部件樹)
甲骨
字例: 1/1
(部件樹)
簡帛文字
字例: 9/9
其他
字例: 1/1
《說文》 解釋 部居 相關異體
祭無已也。从示,巳聲。〔詳里切〕禩,祀或从異。 (8 / 2)
《廣韻》 頁碼 反切 註解
251 詳里


聲母 清濁 部位 聲調 韻攝 韻目 開合 等第
全濁 /
形義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聲。古「」、「」一字,「」表示停止,「」字會祭祀永續,香火不斷之意。
49 字

 詳解: 甲金文從「」從「」,「」是聲符。古「」、「」一字,「」可表示完畢、停止,許慎認為「」字會祭祀永續,香火不斷之意。《說文》:「祀,祭無已也。从示巳聲。禩,祀或从異。」

  甲骨文表示年,商代末期以五種祀典對先王先妣輪流祭祀一次大約需要三百六十日,與一年的日數相當,所以用「」來表示一年。《爾雅.釋天》:「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合集》37836:「隹(唯)王二祀」。又表示祭祀,《合集》9658:「祀岳」。金文表示祭祀,天亡簋:「王祀于天室。」中山王圓壺:「鄉(饗)祀先王。」西周銘文有沿用商代習慣稱祀,大盂鼎:「隹(惟)王廿又三祀。」《尚書.伊訓》:「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312 字


相關漢字: ,,
粵語音節 & 根據 同音字 詞例(解釋) / 備註

p22 p119
祀神,祀祖,祭祀,祀奉
p25 p156
HKLS 人文 同聲同韻 同韻同調 同聲同調
其他方言讀音
本字庫於「」字下錄有17個方言點的讀音 詳細資料
成語彙輯
覆宗滅, 多歷年, 宗斬絕, 延宗接, 滅宗廢 (5/12) 詳細資料
配搭點:
, , 礿, , , , ,
詞類 英文意義
n. site for sacrifice; sacrifice; year (arch.)
v. worship; offer sacrifice to the gods or spirts of the dead
瀏覽次數: 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