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 古文字從「 丮」從「 皀」,「 才」聲,「 𩛥」象為賓客設置酒食之形。
31 字
詳解: 古文字從「 丮」從「 皀」,「 才」聲,「 𩛥」象為賓客設置酒食之形。《說文》:「𩛥,設飪也。从𠃨从食,才聲。讀若載。」古籍多同音通假作「 載」,《石鼓文.吳人》:「𩛥西𩛥北」,「 𩛥」即假作「 載」,語氣助詞,《詩.載馳》:「載馳載驅」,參見「 載」。
甲骨文異體繁多,皆象以手捧食物獻亯神祇,本義為設食祭神。最早從「 又」從「 皀」從「 屮」,中期從「 丮」從「 皀」從「 才」聲,與《說文》小篆形同,晚期省作從「 皀」從「 甾」聲。此外,又有從「 𢦔」從「 皀」從數點(部件以◎表示)一形,數點當象飯粒或汁液,與金文師虎簋從「 𢦔」從「 食」等字形一脈相承。古設食以祭,故卜辭用作祭名,是殷代五種重要祭祀之一,表示設食享祭神祖;又用為地名。
「 𩛥」字因義近或音近而互換的部件有三組:第一,「 又」、「 卩」、「 丮」、「 兄」義近互換。「 又」象手、「 卩」象跪跽之人側面、「 丮」象跪跽之人兩手前伸、「 兄」象人跪坐仰首祝禱並向前伸手之形,四形皆表示一人捧持食物祭神,並強調手部動作。第二,「 皀」、「 食」義近互換,皆表示載滿食物的器皿,只「 食」字添加象倒口形之「 亼」,金文作為部件往往通用,參見「 𣪘」、「 鄉」等。第三,「 才」、「 甾」、「 𢦔」上古同屬之韻,音近相通,故可互換作為「 𩛥」字的聲符,而從「 屮」,與「 𢦔」之作[屮戈]同,皆以才為聲。
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大致相同,除最早期金文從「 甾」從「 皀」外,餘皆從「 食」。或從「 才」、「 食」,或從「 𢦔」、「 食」,或從「屮戈」、「 食」,或從「 屮」、「 食」、「 丮」,或從「 才」、「 食」、「 丮」;「 屮」當為「屮戈」省,而「 才」後期又訛作「 十」形,或與「 食」上倒口訛成「 大」形。
金文習語「𩛥簋」、「𩛥鼎」、「𩛥缶」等,以「 𩛥」與器名組詞,意為盛載食物用以祭祀的器皿。沈子它簋:「用𩛥鄉己公」,表示設載食物以饗祭先人。又用作時間詞,表示從前、過去,較「 昔」更早,「 𩛥」、「 昔」皆相對於「 今」而言,參見卯簋蓋銘。又音同通作「 載」,表示行事、執行任命,師訇𣪕:「𩛥乃事」,即行乃事,參見「 載」、「 甾」。又用作人名。如師𩛥鼎、弔𩛥卣。 857 字 相關漢字: 丮, 皀, 才, 載, 又, 屮, 甾, 𢦔, 食, 卩, 兄, 亼, 𣪘, 鄉, 十, 大, 昔, 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