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甲骨部件分析

部件: 甾 (包括子部件) 共 5 字

主部件 | 包括子部件
上一頁 | 下一頁1 - 5
漢字部件甲骨形義通解
」表示豪俠。
」指輕財仗義的英俠。《說文》:「甹,亟詞也。从丂从由。或曰甹,俠也。三輔謂輕財者為甹。」段玉裁注:「今人謂輕生曰甹命,即此甹字。」「」與「」聲音極近,故段玉裁所說的「甹命」,即今人所說的「拼命」,指豁出性命、不顧生死。
」或作「」,《說文》:「俜,俠也。」段玉裁注:「〈丂部〉曰:甹,俠也。三輔謂輕財者爲甹,然則俜甹音義皆同。」
甲骨文上從「」(象竹製器皿)下從「」(象枝柯),構形不明。金文上從兩「」,或於「」旁加「」。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通假為「」,表示輔助、保護(參郭沫若),逆鐘:「用甹朕身」,班簋:「甹王立(位)」,《左傳.哀公十六年》:「俾屏余一人以在位。」《逸周書.嘗麥》:「以屏助予一人」。包山楚簡讀作「」,表示聘問,簡197「甹於楚之歲」。
甲骨文象以竹編製之器皿形,本義是竹編的容器。
」小篆作「𠙹」,古文作「𠙾」,隸變作「」。《說文》:「𠙹,東楚名缶曰甾。象形。凡甾之屬皆从甾。𠙾,古文。」段玉裁注:「缶既象形矣。𠙹復象形。實一物而語言不同。」「」字甲金文象竹製器皿之形,卜辭多同音通作「」,訓作行;金文通作「」,鼎屬。
甲骨文與《說文》古文形近,突出的三直劃末端並作屈曲形,後隸變成「」,故「」字本作「𠙹」,而非從「」從田。《說文》謂象缶器,南宋戴侗認為象竹器,按就字形觀之,甲骨文象以竹編製之器皿形。
古代從「」從「」之字每音近字通,故于省吾讀「」作「」,表示執行、施行。卜辭「甾王事」、「甾朕事」、「甾我事」即行王事、行朕事、行我事。又表示乘載,卜辭「小臣甾車馬」,讀作「小臣載車馬」,即小臣乘坐車馬之意。又古「」、「」、「𩛥」音同字通,西周晚期師訇𣪕:「𩛥乃事」,師訇𣪕銘文乃周王冊命師訇的誥語,告誡師訇要切實執行他的職務,參見「𩛥」、「」。
」訓作行,見於先秦典籍。《尚書.陶謨》:「載采采」孔安國傳:「載,行采事也。」《荀子.榮辱》:「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王先謙集解:「載,行也,任之也。」
金文與甲骨文第二種字形同,早期用作族氏名、人名,春秋子䧅□之孫鼎:「行甾」通作「」,「」是鼎的一種,「行鼒」即「行鼎」,周法高認為即是旅行所用之器。此外又用作盛糧器,司馬成公權:「半石甾平石」,黃盛璋曰:「甾是盛糧器,意思是用稱穀物的半石甾作為標準來校正製作禾石權的重量」(參金文形義通解)。另參見「」、「」。
戰國以後,簡帛文字有「」上部之「」改作「𠙹」之例,變成從「𠙹」從「」;見《馬王堆.老子甲本》、〈老子乙本〉「」字。另參見「」。
此外,「」字從「」,與「」字或體從「𡿧」從田之形非一字,參見「」。
甲骨文從「」從「」,象鳥巢在樹上。本義是鳥巢。
甲骨文從「」從「」,象鳥巢在樹上。殷墟甲骨文未見單獨使用的「」,只用為偏旁,字形參見「」。周原甲骨的「」字形稍殘,但仍可看出和殷墟甲骨的字形相近。金文構形與甲骨文同,「」上三劃有稍為彎折者,為後世字形所本。《說文》:「巢,鳥在木上曰巢。」本義是鳥巢。
甲骨文疑用為方國名,周原甲骨H11:110「征巢」。金文用為國名,如䌛侯鼎:「䌛侯隻(獲)巢。」
帛書「」表示巢穴義,見《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261行:「未有巢者,煮一斗棗、一斗膏,以為四斗汁,置般(盤)中而居(踞)之,其蟲出。」整理者注:「巢,當指瘻管,古人以為蟲巢。」
傳世文獻「」表示本義的例子如《詩.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呂氏春秋.應同》:「夫巢覆卵毀,則鳳凰不至。」又泛指昆蟲、動物的巢穴,如《漢書.五行志》:「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長安城南有鼠銜黃蒿、柏葉,上民冢柏及榆樹上為巢,桐柏尤多。」
」可作動詞,表示棲息。如《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又表示築巢,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有鸜鵒來巢。」
傳說在遠古時代,有巢氏教授人民構木為巢居於樹上,以避免野獸侵襲。《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故「」可表示先民在樹上築建的居所,引申為簡陋的住所。如《孟子.滕文公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
」是古代的樂器名,指巢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也是古國名和古地名。如《尚書.仲虺之誥》:「成湯放桀于南巢,惟有慚德。」《左傳.成公七年》:「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
」後還表示敵人或盜賊棲身之處。如《新唐書.李靖傳》:「若直取丹楊,空其巢窟,惠亮等自降。」《宋史.張闡傳》:「(張)闡建策造戰艦,以大艦為營,小艦出戰,乘水涸直擣賊巢,賊勢以衰。」
從「」,「」聲,本義為湖泊名。
從「」,「」聲,本義為湖泊名,位於安徽省中部的肥東、肥西、巢縣和盧江之間。《正字通.水部》:「漅,湖名,在廬州合肥。」《漅湖記》:「漅乃巨浸,綿延五百餘里」。
卜辭用作人名,如《合集》28095:「盧伯漅」,盧伯即盧國的伯長。
古書用其本義,如《後漢書.明帝紀》:「漅湖出黃金,盧江太守以獻」。
甲骨文象一個人頭頂上頂著一個「」,兩手上舉捧著,會頂戴之義。「」可能兼作「」的聲符。(周忠兵)
甲骨文象一個人頭頂上頂著一個「」,兩手上舉捧著,會頂戴之義。「」可能兼作「」的聲符。金文把頭上所頂的「」換成了「」,又加注「」聲。至戰國時期,又寫作從「」,從「」聲。(周忠兵)
簡帛文字既有從「」,從「」聲的「」字,見《清華貳.繫年》。又有寫作從「」,從「」聲或「」聲的異體。這些異體的聲符皆寫在上面,大概是因為所戴的東西都在頭上面。(沈培、蘇建洲)至秦漢時出現從「」從「𢦏」的字,應分析為一個雙聲字,後為《說文》小篆所本。(周忠兵)
甲骨文「」多用於貞問下雨的卜辭中,周忠兵認為可能用作虛詞。如《合集》11921:「不其雨,帝戴……」
金文「」讀為「」。如史牆盤「櫅角戴(熾)光」,「熾光」意謂昌熾有光,表示興旺昌盛之意。(參裘錫圭)
」字表示頭上戴著的例子如《上博竹書六.慎子曰恭儉》簡5「首戴茅芙(蒲)」,又見《國語.齊語》:「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體塗足,暴其髮膚,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於田野。」韋昭注:「茅蒲,簦笠也。」(劉建民、劉洪濤)又如《山海經.西山經》:「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指華勝,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
」還表示擁護、愛戴。如《左傳.文公十八年》:「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戰國策.燕策一》:「諸侯戴齊,而王從之,是名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