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   
Banner

中大愛心月餅獻關懷

大學今年再次推出「中大愛心月餅」,慶賀中秋佳節之餘,更表達中大對社區的關懷。

為支持社會企業發展,中大特別委託明愛天糧製作中大月餅。明愛天糧透過經營飽點烘培業務,為精神病康復者及弱能人士創造就業機會,協助他們融入社區生活。

中大月餅印有「中大CUHK」字樣,一盒四個,以低糖雙黃白蓮蓉製造。每售出一盒中大月餅,中大 • 關懷服務團便會於中秋節前,為沙田/大埔獨居長者送上一個中大月餅,傳遞節日祝福。去年,中大首次推出「中大愛心月餅」,獲得師生校友踴躍支持,眾多熱心中大人不但將所購月餅全數捐出,更加入義工隊親自送贈月餅。最後中大 • 關懷服務團為長者送出1,000個中大月餅。希望今年中大人再接再厲,支持「中大愛心月餅」,為更多獨居長者送上佳節祝福!

同時,大學還會將月餅收益撥捐中大 I • CARE博群計劃,全力支持大學透過計劃建立學生的公民責任感及貢獻社會心志,為社會培育更多既有抱負又樂意付出的青年精英。

訂購中大愛心月餅: http://www.cuhk.edu.hk/cpr/mooncake2016

三十五載情不移

在2015年度長期服務獎頒授典禮上,大學向136位為中大服務25年及35年的員工頒授榮譽獎項,感謝他們多年來對大學的貢獻。

任職中醫學院的林淑貞女士是35年服務獎得主之一。1999年中大成立中醫學院,林女士便從學生事務處轉至中醫學院,一直服務至今。作爲開荒人的她見證了中醫學院的每一步發展,包括招收第一批中醫本科生以及2003年學院上下一心竭力抵抗SARS一疫。除了情繫學院,校園優美的自然環境也是林女士對中大情有獨鍾的原因之一。中大是林女士畢業後的第一份工,她的生活和朋友圈子大多都與中大有密切關係,連兒子與媳婦都是中大校友,對林女士來說,中大就是她另一個家。

另一位服務中大35年的是歷史系的張學明教授。其實張教授不單是中大員工,也是中大新亞歷史系校友。他師承孫國棟教授、嚴耕望教授、余英時教授等史學名家。至今他仍緊記余英時教授的教誨「對你的學生好,便是報答我」,對學生關顧有加。張教授的歷史課經常從日常生活出發,並以廣爲人知的電影、歌曲等為教材,内容生動有趣。其他學系的學生也慕名而來,選修他的課。現在,張教授退而不休,在大學仍有教授歷史及通識課程。

讓我們透過短片,傾聽兩位得獎員工的中大故事。

機械人老師提升自閉童溝通技巧

來自中大教育心理學系的蘇詠芝教授利用機械人教導自閉症兒童學習手勢,以表達需要和感受,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開創本港以至全球先河。

自閉症兒童普遍有溝通和社交障礙,他們辨認和運用手勢較同齡兒童遲緩,更時常會做出不適當的反應,如肢體攻擊、言語攻擊、發脾氣及自殘等問題行爲,令家長及患者都感到苦惱和困擾。 這些行爲更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劇,因此早期訓練對自閉症兒童十分重要。蘇教授認爲:「手勢是一種很有效和重要的溝通渠道,假如自閉症兒童能透過手勢傳達他們的需要和感覺,就可以減少問題行為。」

由於人有複雜的情緒和表情,自閉症患者往往不願與人接觸,然而他們卻喜歡機械人玩具。蘇教授便借用可仿傚人類行為的機械人NAO,作爲訓練自閉兒童的導師。她聯同中大信息工程學系和語言學系組成跨學科研究團隊,為機械人NAO設計程式,教導自閉兒童多種手勢,例如生氣、煩惱、頭暈、驚慌等。研究團隊還與匡智翠林晨崗學校合作,利用機械人教導校內自閉症學生。研究顯示,接受訓練的學生更能辨認和做出所學手勢,他們甚至在與人互動時亦能辨認並做出所學手勢。

蘇教授在中大成立了語言及手勢實驗室,並開展提升自閉症兒童非言語溝通技巧的干預計劃,在香港惠及超過100位自閉症兒童。




余光中主講「龔自珍與雪萊」

特里·法拉爾主講「城市對話:河岸生態般的城市」

蘭迪‧謝克曼教授主講: 「細胞分泌蛋白質的包裝和運輸基理」

「藥劑學研究生課程及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2016暑期工作坊

香港中文大學藥劑學院主辦 - 針藥及藥劑親子園藥物安全系列講座:「焦慮症與藥物治療」

冬病夏治「天灸療法」保健運動

中大全球首項研究確認新大腸癌高風險群組

科學家再次成功探測重力波 中大物理系黎冠峰教授參與其中

中大圖書館新翼大樓奪「FuturArc環保設計先鋒大獎」優異獎

「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網頁 http://www.cpr.cuhk.edu.hk

以上訊息由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發出。查詢有關訊息內容,請電郵至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cpr@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