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德允老师(1905-2007),生于湖州,长于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南渡香港,遇萧山琴人沉草农,并蒙传授琴学。惜逢香港沦陷,不得已结伴返沪,再续琴缘于海上。时局稳定后,终于1950年再度南下。
蔡师平生淡泊名利,只与艺道同好往还,处闹市而无车马之喧。再次来港后,遂潜心整理谱籍,精研操缦,琴中又融铸诗词书法昆曲诸艺,指下从容优雅,终得大成。其后在友好力邀下渐设琴课授人,惟是严选琴生,以期不负琴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神州大地,万马齐瘖,师在海隅独自弦歌。传统琴学,不堕于天南,厥有功焉。
老师辞世后,德愔琴社受命管理其遗留之文物资料。为使该批珍贵资料能获妥善管理,自2023年年初起,琴社陆续将之分别捐赠与香港中文大学三个机构,包括大学文物馆、大学图书馆、大学中国音乐研究中心。其中大学图书馆以蔡老师及沈草农之古琴谱手稿及其他谱集,老师教学及演奏文件资料,琴人书信等为主。
又,为方便各界取用,琴社特发起筹款,以资助大学图书馆早日完成该批文物之数码化处理工作。
筹款旋得丁宁、李向升、李卫娜、何颖子、姚锡安、陈启宇、袁兆勇、陆慧欣、黄芷芳、黄国田、荣鸿曾、刘楚华、谢俊仁、苏思棣、以及无名氏等等一众社员玉成。
希望此批文物资料,有助于传统文化艺术教学、研究及推广等活动。
德愔琴社
社长 苏思棣
2024年12月


